2 西汉时期以前有关《黄帝内经》的文献复习

摘要:用五行比附一切,到董仲舒时,达到了高峰,成了主流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海阔天空的发挥。《五行志》,从《汉书》开始,有志的“正史”里,除了《辽史》以外,全部都有。《清史稿》为民国时代所编,改为《灾异》。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1.《左传》、《国语》的记载:

医和是秦国的宫廷侍医。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病了,可能是本国没有高明的医生,也可能是会诊,医和来给晋平公看病。他认为晋平公的病因、病机是:“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意为: “亲近女人,得的病像蛊症,不是由鬼神或饮食引起的,是惑乱丧志引起的”。原因是:“天有六气,降生无味”。六气的含义是:“阴、阳、风、雨、晦、明”。和《黄帝内经》中“六气”的含义“风、热、湿、寒、燥、火”相比较,只有一个“风” 字相同。医和提到了《周易》:“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案:这段引文,不见于今本《周易》,说明今本《周易》,远非古本之原貌。)

这是用《周易》的话来解释“蛊”的含义。如果当时《黄帝内经》已经成书,并很通行,是医家必读之书,医和为何只字不提?不仅不提此书,连内容也不提、不符,作为宫廷侍医,他难道置不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最合理的解释是:此时《黄帝内经》根本没成书

《国语》所记,和《左传》基本一致,不再重复

2.《周礼》的记载:

《周礼》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从周朝开始,到战国时期宫廷侍医的配备情况

对“疾医”叙述比较详细,对医疗情况也有所记述,只字未提侍医们必须学习

《黄帝内经》,对医事的记述,非常简单,远远不能和《黄帝内经》相提并论,这也只能用《黄帝内经》此时还没成书来解释。而《周礼》是由刘向根据历史资料编次的

3.《吕氏春秋》的记载: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数千门客见闻的一部无所不包的杂家书,其中重己、情欲、尽数、先己、达郁、开春、察贤等篇里有与医疗养生有关的内容。远比 《黄帝内经》里的描述要简单得多。以吕不韦门客之众,见识之广,财力之雄厚,如果当时有《黄帝内经》传世,他会一点也不参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书里尊彭祖为医圣,没提黄帝、岐伯。与“五”相比附的内容有: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还有: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这是七了,显然,用五行比附一切,尚在萌芽时期,没有形成气候和一种思维手段。这和《黄帝内经》的内容显然不同,比较简单些。所引书籍或篇目有43种,只字没提《黄帝内经》

4.《淮南子》的记载:

《淮南子》为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年)及其门客所著。刘安雅爱读书,收有数千门客,广泛搜罗见闻,再经加工,编成《淮南子》内篇二十一篇,外篇甚众。现存的《淮南子》是其内篇,外篇已亡失了。估计主要精华在内篇,外篇是些不好归类的内容,无人传抄,必然亡失

《淮南子》有很多内容承袭了《吕氏春秋》,对天人感应,五行也颇有描述,但五行只是和五音、五味、五色相联系,比《黄帝内经》所联系的内容要少得多

当时,用五行比附一切,还刚刚开始,处在初级阶段

其《精神训》曰:

“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肺主目,肾主鼻,胆主口,肝主耳。头之圆象天,足之方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

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善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

《素·阴阳离合论》:“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比《淮南子》要进一步。《淮南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来源于《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素·阴阳应象大论》“肝主目,心主舌,脾主口,肺主鼻,肾主耳。”和 《精神训》中的描述完全不同

《灵·九针论》:“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和《精神训》中的描述也完全不同

《淮南子》中所提及的医家有三位:扁鹊、医骆、俞跗。没提及黄帝、岐伯 所引书籍或篇目有71种,没提《黄帝内经》

可以认为,在《淮南子》成书时,《黄帝内经》并没问世,更没通行。《黄帝内经》成书时,对《淮南子》的参考也不多。

此处,只是用《淮南子》所描述的内容与《黄帝内经》的描述相比较,可以看出描述不同就可以了,对所描述的内容不做具体的解释和评论

5.《史记》的记载:司马迁(公元前145或135——公元前?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扁鹊学医、行医的情况:在他当了人舍长 10余年后,一位名叫长桑君的老者也观察了他10余年,认为他为人不错,决定把自己所藏的医书禁方传授给他。并嘱咐他保密,不能随便传给其他人。这是当时传授医书的潜规则,不是品行很好或悟性很高的人,是不能随便传授的,因为品行不好或悟性不高的人,可以用来赚钱,却不能为人治病。向人传授医书的时候,往往是自己快死的时候

《史记》对扁鹊的生存年代,没有记载。从他记载的三个病例推算,相当混乱

赵简子,名鞅,于晋顷公九年(公元前517年)已继父之位为晋卿。请扁鹊看病之事,发生在晋定公十一年(公元前502年)。扁鹊应该在生存在这个年份前后。虢,西周时期有三个虢国,分别为东、西、北虢。东虢于公元前767年为郑国所灭,西虢在公元前687年为秦国所灭,北虢于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假途灭虢,即其事也。晋昭公,公元前531—公元前526年在位。赵简子请扁鹊看病的时间,不在昭公时

齐桓侯何许人,查不到。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是齐景公在位

扁鹊为赵简子看病的事,在《史记·赵世家》里有同样的记载,但不见于 《左传》,不知司马迁所依据的史料是什么。从时间上来看,给虢太子看病,要在赵简子之前约150年,这是不可能的。《史记》所记给虢太子看病,是在给赵简子看病之后,更是不可能的。一个早已灭亡了的国家,还能有国君住宫殿,立太子吗?

给齐桓侯看病的记载,说明扁鹊有透视眼,特异功能,这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神话

长桑君也是个神人,给扁鹊传完书后,就忽然不见了。他给扁鹊一些药,要扁鹊用上池水送服,三十天后就能看清要看的东西了。扁鹊照办,30天后,果然能隔墙看到人,给人看病,能看到人的脏腑。但他还是以诊脉出名

《史记》对扁鹊的记载,和对五帝中的“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以及契(殷朝的祖先),母曰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简狄见一大鸟,生下一蛋,她吃了,因而有孕,生下契,是为殷人的祖先); “后稷,名弃。其母,……姜原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后稷的母亲姜原,见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很心动,就去踩了,踩了就怀孕,到期生了个儿子)根据神话传说而记载差不多。但医书的传承神秘,不可能聚在一起公开讨论,是可以肯定的

秦国的侍医李醯,自度医术不如扁鹊,派人将他刺死。李醯是秦国什么时候的侍医,查不到。可以认为,他的医术不怎么样,否则,犯不上去刺杀一个医术比自己好的人,当时也没有任何存在《黄帝内经》的痕迹

在仓公列传部分,有价值的内容更多。下面,分四个方面叙述之

1).仓公其人:仓公,名淳于意,西汉初年临菑人,太仓县县长。从小喜爱医术,在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时向同郡的公乘阳庆学医,当时,阳庆已70多岁了,看他是那块材料,把毕生收藏的医书全部传给了他。并让他把以前所学的全部丢掉。淳于意专心攻习一年,自度尚未精良,攻习三年之后,觉得到火候了,为人治病,决断生死,多能应验。因为家里贫穷,也可能觉得家产是个累赘,他不治家产,到处为诸王侯、贵族看病。有时碰上不治之症,不肯治,因此得罪了冤家,很可能是齐文王。在汉文帝13年(公元前167年),被权贵告发,判为肉刑,逮到长安治罪。他的第五女名叫缇萦,跟随父亲到长安,上书汉文帝,说明如果实施了肉刑,身体永远不能复原,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自己愿充官婢,赎父之罪。文帝看了,很怜悯,下令废除肉刑,同时也赦免了淳于意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此事发生在文帝四年,有误。此事应发生在文帝十三年。《汉书·刑法志》记在文帝十三年废除肉刑。据淳于意学医、行医和汉文帝问,他回答的时间,以及他的年龄推算,应该在这一年。此时,他39岁 他说阳庆已死了十几年,他习医时,阳庆指导了他三年,阳庆大约在文帝二、三年去世。他不可能在文帝四年时就有十余年的行医经验,也不可能在被逮后九年才废除肉刑,身体保存完好,也不可能在九年后,文帝突然心血来潮,对他发问一些问题,此时必然都发生在文帝13年,他才能有10余年的行医经验,才能对文帝如《史记》中记载的回答

从淳于意被冤家告发这一事件来看,淳于意的确是当时最高明的医生了。他为什么不肯看?因为他知道,他的医术有限,无力回天,他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他只能回避。他的医术,受时代的局限,没有多少妙法

汉文帝在提问中,特别问到齐文王是什么病。淳于意答道:我没看过他的病,听说他气喘、头痛、视力不好,还不到20岁,身体肥胖气喘,不是药力所能奏效的。有人给他做过灸,病反而加重了。我以为少年人得这样的病,治不好,所以死了

淳于意没给齐文王治病,却知道他的病情;他所处的恰是齐国地带,所以,很可能是被齐文王的左右告发。否则,一个小小太仓公,就因为不给治不好的病人看病,犯不上逮到长安去治罪,要受刖刑,需要汉文帝亲自干预吧?因为有齐文王的死,才有汉文帝对淳于意治病情况的发问,而且特意地、主动地问到齐文王的病是怎么回事。淳于意也不敢不具实报告,所以,他所举的病例比较可信,没有根据传闻添油加醋的问题。他的学医、行医过程,也很可信

淳于意早期没有行医记录,下面所举的病例,都有记录,是为了总结经验,近年才开始记录的

文帝所问的内容是:“擅长何种医术?能治什么病?有无医书?在哪里学的医术?学了多少年?他们是何方人氏?所治病状及治疗过程如何?治好多少?死了多少?有无差错?为何有的预言不能灵验?什么人来向你学医?全部详细答来。”

从文帝的询问中,可以看出下面三个问题

(1).文帝对治病的具体情况很感兴趣。原因是齐文王没经淳于意治疗而死,他想知道死因,也想知道淳于意的医术如何

(2).文帝知晓当时医术传承的潜规则,只是想了解淳于意是怎样学医的,无意改变存在的事实,他崇尚无为而治

(3).问有无医书,大有深意。他想知道,淳于意是不是个江湖庸医,治病有没有传承依据,当时看病靠经验,《周礼》就很注重这个。从问答中,可以知道,当时不存在《黄帝内经》,更不是医家必须遵守的规范。如果当时有,应该这样问:“你对《黄帝内经》学习了多少年?有何体会见解?还学了些什么书?”

先秦的书籍,经过秦皇的焚书之祸,被弄得七零八落。有价值的书,还是有人冒死藏匿、或背诵,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不同学派,有不同版本,如《论语》 靠背诵记下来的有《尚书》。汉文帝时已很重视搜罗这些书籍,设法藏于宫廷 医书不在秦皇的焚毁之列,它的传承方式很诡秘,搜罗并非易事。如果皇帝下诏搜罗,肯定是会搜罗到的,前提是:必须有具体的某本书。当时皇宫里藏有什么医书,史无确载,不能臆断。在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不少医书,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后面再详细讨论。可以认为,当时的皇宫里,肯定没有《黄帝内经》,否则,文帝知道淳于意没有此书,很可能赏他个副本。当时的书不比现在,洋洋十余万言的书,用漆写在竹简上,或帛布上,很费力,很昂贵,保存起来,的确要放在兰灵秘室

2).淳于意的学医过程:

淳于意一开始并不知道阳庆。阳庆是个医书收藏家,也研习,却不为人治病,因而不甚著名。淳于意先是知道菑川唐里的公孙光有很多很好的古医方,便前去拜求,被收为学生,教的是调理阴阳的药方。是口授,淳于意记录。当淳于意希望进一步学习的时候,公孙光说:“我很喜欢你,我老了,把平生所学,都教给了你,没有保留了。希望你不要随便传给别人。”淳于意发誓,自己能得到传授,已经很幸运了,致死也不会传给别人。公孙光让淳于意讲医理给他听,讲得头头是道,很精辟,公孙光很满意,感到孺子可教,高兴地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医。我有不少交情好的同行,医术都不怎么高明。临菑的公乘阳庆,医术比我高明,我年轻时曾想向他请教,但有人认为我不够格,没学成。现在此人也老了,因为家里很富足,不为人治病,所以也不太出名。我可以带你去拜望他。”恰好,此时,阳庆的儿子阳殷,来向齐王献马,需要公孙光引见,淳于意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阳殷。公孙光也极力为淳于意美言,说他是个通儒,痴迷医术,一定要善待他。有了阳殷的引见,公孙光还专门写了一封推荐信,再加上淳于意为人谦和,确有学问,对阳庆又极为谦谨,阳庆很喜欢他,决定把平生所收藏的医书全部传给淳于意,兼答疑解惑指点。如此三年,淳于意感到医理悟透了,医术精良了,阳庆不久也去世了

阳庆在传授医书时,要求淳于意把以前的医书全部丢掉。比较起来,还是阳庆的医书精良,所以淳于意也乐于照办。阳庆同样嘱咐淳于意,不要传给别人,也不要让自己的子孙知道。这里是指阳庆的子孙,说明阳庆对医书的传授是多么慎重。淳于意自然会发一番誓,保证决不外传

阳庆传给淳于意的书是: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接阴阳等。这些书名很难懂,由于《史记》原书没有断句,今人对这些书的断句也大费周章,不同的版本,断句不同,有的版本的断句不可理解。上面的断句,是个人参校《黄帝内经》所断,什么含义就不解释了(是可以解释的)。其中很多在《黄帝内经》中反复提到,在《汉书·艺文志》中却一本也不见,其中的原因,后面再说。这些书的规模,应和马王堆出土文物,或《黄帝内经》中篇幅中小的规模相当,每篇不会超过1000字

从淳于意的学医过程中,可以看出下面5个问题:

(1).阳庆收藏医书,研习医书,但不为人治病

(2).公孙光的医术比较高明,也有心得,但不及阳庆。他没有医书,对淳于意是口头传授。他的同行的医术不如他,史书的确无所记载,因而湮没无闻

(3).阳庆、公孙光的医书、医术并不轻易传人,正所谓“非其人不传” (《黄帝内经》中语)阳庆的医书,连自己的子孙都不让知道,可谓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

(4).传授医书、医术的时机,往往是在自己垂垂老,行将就木之时。爱学问如命的人,往往有这样的心态:如果随便传人,他不是那块料,岂不糟蹋了宝书?在行将就木时,如果还不传,一生的心血岂不付之东流,无人知晓?所以,长桑君、阳庆、公孙光都是在垂垂老时才传授自己视之如命的医书、医术,良有以也(有它自身的原因吧)

(5).得到医书的人,必须发誓保密,不能随便传人,一般来说,他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一条不很潜的明规则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阳庆究竟有没有儿子?《史记》的记载,前后矛盾 前面说无子,后面又冒出个阳殷,并嘱咐淳于意不要把传医书的事让自己子孙知道,显然,前面所记的“无子”,是记错了。他有没有儿子,不是关键,关键是医书的传承,十分诡秘,是当时的明规则

3).淳于意的行医过程:

在对答中,淳于意叙述了自己行医的过程。他开始行医时,没做纪录,因而不便总结经验。后来,他做了记录,在对答中所举的25个病例,是他做记录的结果,因而很具体

25个病例以外,还回答了文帝所问的齐文王的死因。实际病例是26个

由于资料较多,从26个病例中所看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1).所列病人,除2个以外,全是诸王侯和各级官员

(2).其中15个治愈,10个死去

(3).有5个病人曾先经过其他很多医生看过,全部错误,淳于意给予纠正

(4).在病例中5次提到《脉法》,2次提到《法》,1次提到《诊脉法》,一次提到扁鹊曰。《法》可能就是《脉法》。他说《脉法》是古圣人所创,用来分辨人的脉象,各别命名。只有精于医理的人,才能加以区分。说明脉法,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掌握。诊脉,非言辞、文字所能明,的确要靠个人的悟性。当时的情况是:庸医多,医术精良的少。这也符合史籍记录的情况

(5).提到“经”、“脉络”、“足少阴脉”、“足阳明脉”、“大阳明脉” 这些术语

(6).治疗以汤药为主,也用灸法,对针刺比较慎重

(7).文帝曾问为何对病人的生死日期预言不准?回答是:因为饮食不节,服药失当,或错用针灸所致。其实,人的生死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预计死期是很难的

(8).淳于意坦言,自己为人治病,会出错。这是实际情况。任何高明的医生,都不可能对所有的病人妙手回春,更不可能不出任何差错。差错给人的印象更为深刻。只有负责任的医生,才会正视差错,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医术,而不是吹嘘和文过饰非

4).医术的继承情况:

淳于意带有徒弟,2个是平民,4个是诸王侯送来学习的。他对不同的人,教不同的医术。不是全部传授。学习时间大多是一年余,个别是2年余。有1个没学成,当了齐王的侍医,可以折射侍医的水平

可以明确,无论是老师向淳于意传授医书、医术,还是淳于意向徒弟传授,没有一个是传授《黄帝内经》的,都比《黄帝内经》简单。这是为什么?只能说明,《黄帝内经》还没有问世

对于有著述的学者,司马迁在《史记》里都有明确的记载。记有著述的各家有:孔子、老子、申不害、韩非、管仲、晏婴、孙武、孙膑、吴起、商鞅、司马穰苴、吕不韦、孟轲、荀卿、公孙龙、尸子、墨翟、屈原、贾谊、陆贾等等 《汉书》对刘安编《淮南子》也有详细的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对《孙子兵法》,曾经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就是或为孙膑所写,或开始于孙武,由孙膑完成。1972年山东银雀山的出土文物证明,的确有 《孙膑兵法》独立存在,是孙膑所写,才平息了争议,证明了《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有些人就是爱凭空臆断。由是观之,如果在西汉中期,《黄帝内经》已经成书,并且很通行,影响很大,《史记》里却毫无反应、记述,是完全不可能的

司马迁喜欢司马相如的辞赋,在他的传记里,收录了很多他的辞赋。司马迁给扁鹊、仓公立传,不仅记录了事迹,还记录了他们承传的过程,甚至具体病案,非常详细,仅次于司马相如的赋,说明也是很重视,很欣赏,为什么没提他们学或编《黄帝内经》?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既没学,也没编《黄帝内经》。他们学的、写的医书,被编进了《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白氏内外旁经》,这不仅是可能的,应该是必然的

6.《春秋繁露》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的泣血之作

董仲舒,汉武帝时的学者。他做学问很用心,曾谢绝一切并宾客,面壁读书,或思索,凡三年。自以为有心得,写了《春秋繁露》,主要是宣扬天人感应,用五行比附事物

先秦诸子,无论持什么思想,他们所讲的思想、言论,是格物致知或格事致知的结果。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牵强比附的结果。《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的描述如下:

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是故人之身首员,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百物者最近地,故要以下,地也;天地之象,以要为带,颈以上者,精神尊严,明天类之状也;颈而下者,丰厚卑辱,土壤之比也;足布而方,地形之象也;……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岁终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著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只有人才能和天地相比附。人有360节,是和天数相合;人的形体骨肉,可以和地之厚相比附。头的上部有耳、目可听可看,好比日月;身体有空窍脉理,和山川峡谷一样;心有喜怒哀乐,是精神气息一类;考察人的身体,是何等高大,从而和天相类似!……所以,人的头身是圆的,和天是圆的相同;头发,象征星星;耳目明亮,可比日月;鼻口的呼吸,好比风气;胸中能明事理,和神明类似;腹部内脏的虚实,象征百物;百物是最靠近地的,所以,腰以下,是地;天地的象征,以腰为分界,颈部以上,是精神尊严之所在,表示天的尊严;颈部以下,有的丰厚,有的卑辱,和土壤类似;脚是方的,和地是方的相同……天地的符节,阴阳所象征的,在人的身体上也很齐备;身体就像是天,数目也相吻合,所以天意使他们有机地相联系。天用一年的天数,成就人的身体;所以人有小节366个,和每年的天数相同;大节有12个,和一年有12个月相符;五脏,和五行相符;四肢,和四季相符;睁眼闭眼,和昼夜相符;有柔有刚,和冬夏相符;哀和乐,和阴阳相符;心里有算计,和法度相符;行为有伦理,和天地的关系相符;这些都是生来就有的,附在身上,和天地比附,刚好吻合,可以数的,比符数量,不可数的,可以类比,无论如何,都是可以和天地比附的

董仲舒对天人感应的描述,可谓经典,影响巨大。这里只和《黄帝内经》里天人感应的描述作比较,不作评论

《内经》对天人感应的描述如下:

《灵枢·阴阳系日月》: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

《灵枢·邪客》: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七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相应也

这段文字不很难懂,只是“茎垂”二字是指什么?有人说指“两个睾丸” 也有人说指“阴茎睾丸”,说指睾丸者,置阴茎于何地?说指阴茎睾丸者,明明是三个,多出一个又怎么比?此文的作者为何如此比附,实在让人费解,也难煞注家了!更有人把阴囊也算一个,这在数量上,彻底成了一笔糊涂账。女子的 “以抱人形”,就说是指怀孕吧,只有双胞胎才是两个,单胞胎怎么办?不怀孕时又怎么办?真真难煞人也!再说,无论睾丸、阴茎、胎儿,不管怎样,也不是和十指同类的一节、两节吧?这里只和董仲舒的描述做比较,不做过多的分析、推敲、评论了

《素问·气穴论》:黄帝曰:余闻气穴365,以应一岁,……

由上面引文可见:《内经》对天人感应的描述,和《春秋繁露》一脉相承,有些字句都完全相同

董仲舒把“腰”写成“要”,把“圆”写成“员”,是借字,较原始,《内经》作了纠正。《内经》在《春秋繁露》的基础上,结合医学实际,对天人感应又做了很大发挥。可以肯定地说,是《黄帝内经》在董仲舒描述的基础上做了发挥,决无可能是董仲舒受了《黄帝内经》的启发说出那番宏论的。董仲舒的思想,受邹衍的影响,或抄袭,或发挥,现已无从考察,因为邹衍的书已经亡失了

史书记载,董仲舒主要治《公羊学》,当然也读其他儒家书籍,没提他读 《黄帝内经》。天人感应的观念,可以说深入人心,不仅学者信,皇帝也越来越信,官员、学者也都信。不信,休想在朝中立足。除了董仲舒是解释天人感应的高手以外,刘向、刘歆父子也是。在《汉书。五行志》里充满了他们对各种灾异的解释,由于都是比附,常常出现他们对同一个灾异,不同解释的情况。有时刘向和董仲舒的解释不同,有时是他们父子二人的解释不同

用五行比附一切,到董仲舒时,达到了高峰,成了主流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海阔天空的发挥。《五行志》,从《汉书》开始,有志的“正史”里,除了《辽史》以外,全部都有。《清史稿》为民国时代所编,改为《灾异》。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6.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在下葬的那一刻,就决定了它的不可改变性,有时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很多地方出土了很多有价值的重要文物,为破解《黄帝内经》中隐藏的密码提供了有力佐证

1).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帛书: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了42种帛书和200余片竹简,帛书涉及医学内容的有11种,竹简全部是医书:[9]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十脉灸经》 (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胎产书》、《养生方》、《杂疗方》、《却谷食气》、《导引图》。所有的医书,均无书名,是整理者给定了书名

其它方面的书有:六艺类,10种;诸子类,10种;兵书类,3种;术数类,7 种;地图类,2种。这些书,可以认为,都是墓主人生前为工作、为身体所需要看的书。之所以用来陪葬,是因为生前珍爱,相信他死后在阴间可以继续阅读

帛书的书法风格,是由篆书向隶书转变的风格。其中《刑德》甲篇中有“今皇帝十一年”(有人推断为汉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8]个人认为, “今皇帝十一年”也不一定必指汉高祖十一年,更有可能是指文帝十一年,墓主人的陪葬品,是他生前用的珍爱之物,书籍,他需要什么,就抄什么,高祖十一年,他不过是幼儿,何能看这些书?文帝十一年,正值30多岁,工作需要,身体多病,正需要这些书,更为合理。如果说是他父亲留下的,可能性不大。利苍的任期是: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利豨的任期是:吕后三年(公元前185年)——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高帝时期,其父正在战场厮杀,当时也不重视读书,其父以战功封侯。如果为他父亲所用,也应陪葬在利苍墓里。可惜利苍墓被盗,破坏严重,已无从考察了。不过,这也无关宏旨,反正是在汉朝初年抄写的

据推测,墓主人应该是长沙王的第二代轪候利豨,死时30多岁,根据骨骼推算年龄,应无问题。于汉文帝12年下葬。因为墓中有一块木牍,上面写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戊辰,家丞奋移主葬郎中,移葬物一编,书到先撰,具奏主葬君。” 字样,这是一块向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10]文帝十七年以后,开始使用年号,整个西汉,有年号的纪年,没有超过7年的,故推断文帝十二年还是有根据的

陪葬的两种脉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和《足臂十一脉灸经》(简称《足臂》)是讲人体脉络走向的,用字很古,如称脉为“眽”,或 “温”。描述极简,基本是向心性的,也较短,主要是在四肢。[11-13]其它还有养生方面的、房中术方面的、《老子》、《战国策》以及兵书等等,显然是他生前所爱看的。他的早逝,说明他可能酒色过度,身体不佳,所以医书也特别多

2).湖北江陵张家山《脉书》:[14]

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的《脉书》是长沙马王堆两种脉书的合订本,这样一来,两种版本的脉书可以互相参校,补足脱漏的字

据考证,张家山墓主人生前曾任官吏,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因病免官,死时年事已高,下葬时间大约在高后后期或更晚一些(公元前180年前后) 出土竹简1000多支,贮于竹筒内,保存较好,字迹清晰可辨。除了《脉书》以外,还有法律、兵阴阳、算术、方技方面的书,不题

张家山出土的《脉书》和马王堆出土的《阴阳》、《足臂》如此相同,而比 《黄帝内经》又古朴很多,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当时《黄帝内经》并不存在 如果像一些看法所说的那样,《黄帝内经》早已存在并很通行了,他们为何不抄一部陪葬?哪怕是其中所需要的一些篇章也可以呀,为何不这样做?

古人迷信。他们所陪葬的物品、书籍,都是他们生前所常用的、所喜爱的物品和书籍。从他们陪葬的书记种类看,都是他们生前所常看的。尤其是马王堆墓主人利豨,凭血统享受富贵,因为酒色过度多病,必会不惜一切代价搜求能让他享乐保命的神机良方。《黄帝内经》如果很通行,又讲养生又讲病理治则,他为何视而不见?即使不抄全部,也可抄一部分,为何连一部分也没有?认为此时 《黄帝内经》早已存在并很通行的说法,实在是缺乏根据没有事实证明的臆断 医书的承传很诡秘,从淳于意教徒弟的情况得到的启示是,一些有身份的人可以派人学医,学到部分医术,或得到部分医书。江陵张家山和长沙之间相距有千里之遥,所陪葬的书却如此相同,说明这才是当时比较通行,且比较容易得到的医书。此时,连《黄帝内经》的影子也没有

2009-03-02


海云青飞,生命进化规律破解者

你有关宇宙奥秘,生命进化,人生成功,感情困惑,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等,都可以得到超越时代的指引

海云青飞 作品: - 《悟道进化生物学》 - 《悟道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