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乩骗局被揭穿了,亲历扶乩,何宏
https://cn.chinese-blog.org 点评:扶乩怎么读,读音是 Fújī,即 扶鸡
亲历扶乩 何 宏
扶乩是什么意思?
扶乩是至今偶有所闻的一项传统迷信项目,其基本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比如烧香念咒,请“鬼神”降临,然后由人扶持器械,比如插着笔的簸箕,在桌面或沙盘上画出与人对话的文字
有时,词句的意义一目了然,有时则需要专人解读。何以“鬼神”要通过这种方式“显灵”,相信者从未追问一个究竟。在怀疑者眼里,由于有人直接参与,必定是作假,其虚妄性不言而喻
扶乩的起源
据考证,扶乩可以追溯到宋代,不少文人墨客记载了当年民间盛行请“紫(子)姑” 的游戏。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纪昀较客观地描写许多扶乩现象,他认为除开术者作假,也确有一些比较神奇,因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归之于“狐”、“鬼”所为。大半个世纪以前,著名会道门“一贯道” 专门训练儿童作扶箕手(所谓“三才童子”),用这类表演招览信徒,迷惑好奇者。解放后,由于被划为封建迷信,此类现象一度销声匿迹,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扶乩在有些地方又有抬头,而且“请”到的竟是逝世不久的建国领袖。类似现象国外也有,自十九世纪中期“唯灵论”泛起之后,为了沟通“鬼魂”,有些“灵媒”采用“自动书写”与扶推“奥吉板”(其上有26个字母可以拼写词句),“转达”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思想。可见,扶乩是有相当生命力的社会文化现象
扶乩骗术揭秘
一九九六年四月,我到上海出差,在近郊某农家身临其境地考察了一个案例,同行者有我的同事陈朴与复旦大学的孙时进博士。事情的起因是有一位大学生郑某与孙时进教授联系,称村里有人搞这种活动,近半年他母亲也卷了进去。他本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认为很神奇,希望请到行家作鉴别。孙是心理学博士,博士论文是研究催眠术,对可能涉及下意识与潜意识的种种神秘现象他一向饶有兴趣。我们与小郑约好时间,乘公共汽车去了他家。极具讽刺性的是,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我们却要去看“鬼”的表演
小郑的家境似乎不错(据本人说在当地属于中等),新起的一幢两层楼房子,与四邻相差不多,虽说没有什么装修,看不到象样家具,但每间屋很高很大。他母亲一望而知是一位纯朴农妇,六十岁出头,据说并不识字。他父亲也在家,看到有专家来,于是张罗着买菜做饭,对我们几位来访者非常热情,但本人似乎对此类事情本身了无兴趣
下午四点钟,他们请来另一位扶乩者,瘦高个,三十余岁的李姓女子,听说小学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自进门到整个扶乩结束,她一直表现得非常平淡,没有喜怒于色的表情。小郑母亲请人的时候,大概说过市里或北京来人的话,因为跟她进门的还有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妇人和两位不满十岁的小孩。当地方言不好懂(他们听普通话不是问题),小郑为我们作翻译
扶乩第一步,是降“神”,或者说请“鬼”登门。这个仪式四点半左右开始
小郑母亲与李嫂蹲在空旷房间的墙角点起两枝红蜡烛,烧了十几只草纸折的“元宝”,然后把托着蜡烛的木台摆到位于房子正中的一张红木方桌上。一大张白纸铺满了差不多整个桌面。她们再用一只细萝,盛着面粉均匀地筛在纸面上。然后,托出一只蒙着一块绿布的簸箕,箕面朝下,箕头上插着一只四五公分长的铁钉。两人相对,靠着桌子两边,一人出右手,一人左手,用食指、中指和大姆指托起簸箕,钉头距离桌面不到一寸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两人都没有说话,显然是经常做,配合得已经很有点默契
没太过多久,就看到箕头下沉,铁钉作笔,缓缓地在面粉上竖向写出三个字:“徐世英”,据说这是招来的“冥灵”的名字。扶箕者已经挺熟悉这个角色,她们介绍这一位是住在好几里外徐家屯的妇女,87年去世,时年34岁。“鬼”上门了,不过满屋子的人并没有害怕的感觉,只是气氛变得肃穆并开始有点神秘
“大家可以问问题了!”
同事陈朴首先提问:“你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回答很快有了,钉头在纸上写出“北京”
小郑问:“我嫂子姓什么?”也对了
陈朴接着问:“拿摄象机的人叫什么名字?”箕没有动作,四周熟悉者帮着说:“知道你就点三下,不知道你就画个圈。”钉头慢慢画了个小圈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时间里,我们自然地询问了许多问题,并开始逐步逼近真相:凡扶箕者李嫂所不知的事情,比如来访者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几口人,甚至于他人都能看到的图文汉字,“箕仙”都不知道;甚至连她亲手抽取的扑克牌,只要避开了她的双眼,“箕仙”也不知其花色点数;我们提议是否可以另外上个人换她下来,“箕仙”画圈拒绝
情况非常明了,李嫂才是关键人物,是她在用自己的手指操纵簸箕的运动,只因为手部动作很小,缺少疑心的普通人往往看不出来
这里没有“鬼神”的影子,也没有丝毫的“特异功能”
类似于扶乩的活动乡下还有很多,大都有游戏的性质,常常不求酬谢。许多人,包括象小郑这种受过教育的,因为看不出漏子,便觉得很神奇;许多人知道这些属于被禁止的“迷信”,于是有意回避。但他们大多人并不清楚之所以称其为“迷信”,主要因为是假的,是经不起挑剔把戏和骗局,而不是“真”的,但不值得相信
由于在民众中普遍缺少理性的、怀疑的、批判的态度,缺少对迷信文化的基本了解,他们往往被一些并不高明的表演所征服,前些年的气功、特异功能狂热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许多方面非常薄弱
另外,好些问题并非一定就象初看上去那么简单:比如我们能够简单地认定李嫂故意骗人吗?这么做对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连心理学教授孙时进博士也觉得不易回答。要想判断她是否恶意,是不是心理紊乱或多重人格,需要很细致的专门测试分析
如果只是因为自己厌恶,便过于简单地用“不是…就是…”,“既然…必定…”的逻辑轻率下结论,我们便可能违背了自己提倡的严谨求实的原则,结果常常反而为被批判对象赢得了同情者。宣传科学固然重要,但科学承认自身是有限的,不足以解答所有问题。所以,有理有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教会人们学会仔细观察、严密思考、学会逻辑分析,这才是防止轻信、避免自欺与被骗的可靠法宝
2011-8-18 09:3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0892-476601.html
海云青飞,生命进化规律破解者
你有关宇宙奥秘,生命进化,人生成功,感情困惑,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等,都可以得到超越时代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