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一个千年骗局?古代文献对经络的描述
考察任何感到困惑的事物,应该像侦察一样,根据痕量的线索或提示,追本穷源,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考察清楚了以后,会有这样的感觉,哦,原来如此
“经络”概念,既然是古人提出来的,历史久远,那么,我们就应该考察一下,古人是根据什么,在怎样的基础和条件下提出来的,又是怎样演化的
“经络”一词,在《黄帝内经》里用得并不多。《素·三部九候论篇》里有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样的描述。该篇里,分别了经脉、络脉和孙脉。其它篇目里很少见“经络”这个术语。在篇目里,《素问》里有《经络论篇》一篇,但这很难确定是不是后人改动的。此篇极短,仅145个字。在《汉书·艺文志》里,有这样的描述:“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所用术语是“经落”,说明到东汉初年,“经络”一词还不成熟,并不是用得很广,恐怕是知其音而不知其字,凭想象把字写错了。当时,是有 “络”字的,用不着借字。在《黄帝内经》其它篇目里,所用术语绝大多数是 “脉”,连“经脉”都很少用。联系到马王堆、张家山出土的《脉书》,所用术语也是“脉”,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考察一下,“脉”这个术语是怎么来的,指的是什么。由于古文献、出土文献已经足够丰富,考察清楚其来龙去脉完全可以做得到
1.马王堆、张家山《脉书》里对“脉”的描述:
马王堆、张家山的《脉书》有两个版本,分别命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 (简称《足臂》)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这些书都抄写于汉朝初年,在两座相距千里的墓里发现同一种书,而医书又是不随便传人的,说明 《足臂》和《阴阳》在当时是十分通行的,两书并存,也说明谁也不能确定,哪一种更正确
两书的确存在不同:
1).用字:两书都用了一些古字、异体字,但各有所不同,举例如下,括弧里为现代用字:
《足臂》:温(脉),泰(太),奏(凑),夜(腋),蔡(际),渍 (眦),薄(膊)等等
《阴阳》:眽(脉),钜、大(太),夹(挟),毄(系),殹(也)等等
比较起来,《足臂》所用的古字、异体字要多一些
2).脉名:都缺手厥阴一脉。除去借字、异体字因素,二书命名的差异仍然很大,列表如下:
表3 2种古脉书对11脉的命名和排列顺序
《足臂》 《阴阳》
7.臂泰阴温 9.臂钜阴眽 11.臂阳明温 10.齿眽 3.足阳明温 3.阳明眽 5.足泰阴温 6.大阴眽 8.臂少阴温 11.臂少阴眽 9.臂泰阳温 4.肩眽 1.足泰阳温 1.钜阳眽 4.足少阴温 8.少阴眽 10.臂少阳温 5.耳眽 2.足少阳温 2.少阳眽 6.足帣阴温 7.厥阴眽
从表中可以看出下列问题:
① 忽略异体字,只有足太阳脉、臂少阴脉的命名是相同的
②《足臂》对脉的命名较规范,《阴阳》的命名较杂乱,只有臂太阴、少阳二脉有“臂”字,其余全无,没有“足”字,注意,用的是“臂”字,不是“手” 字
③ 脉的排列顺序:两书11条脉的排列顺序完全不同
《足臂》的顺序是:1,足太阳脉,2,足少阳脉,3,足阳明脉,4,足少阴脉,5,足太阴脉,6,足厥阴脉,7,臂太阴脉,8,臂少阴脉,9,臂太阴脉, 10,臂少阳脉,11臂阳明脉
《阴阳》的顺序是:1,太阳脉,2,少阳脉,3,阳明脉,4,肩脉,5,耳脉,6,太阴脉,7,厥阴脉,8,少阴脉,9,臂太阳脉,10,齿脉,11,臂少阴脉
两书的排列顺序,1—3是相同的,其它不同
《足臂》的顺序是先足后臂,先阳后阴,很规整;《阴阳》就不是这样严格
排列顺序有其重要性,表示血气流注的顺序和方向,可见,当时还没有这个概念
④ 方向:两书的各脉,都有方向
《足臂》全部是向心性的,就是全部从手、足开始,走向肩、头、心、臀等中心部位
《阴阳》中的肩脉,是从耳后至手背,太阴脉从胃至足。其余都是向心性的
这说明,方向的确定,有一定的任意性,是估计出来的,人为定的
⑤ 脉的长短:两书描述的相应各脉的长短不同。有时,《足臂》描述的要长一些,也有的是《阴阳》描述的长一些。这说明,两书的资料来源不同。也说明,二书没有各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
2.《黄帝内经》对各脉的描述:
《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篇提到“脉”多称为 “脉”而不称“经络”
《黄帝内经》中,对“脉”的描述也杂错不一,从下面三个方面比较:
1).命名:马王堆《脉书》比《黄帝内经》原始,是已无争议的事实。其特点是足、臂加阴阳,再加脉,用字古。如:把“太”写为“泰”、或“钜”
《黄帝内经》中,有的篇章保存了这个进化中的印记。把“太阳”写为“巨阳”的有:《素·五脏生成篇》,《素·热论篇》,《素·厥论篇》,《素·病能论篇》
以“手太阳”,“手太阴”,“足太阳”,“足太阴”后面无“脉”字,这样的术语的篇章有:
《素·五脏生成篇》,《素·刺热论篇》,《素·刺疟篇》,《素·三部九候论篇》,《灵·根结》,《灵·卫气》,《灵·始终》,《灵·厥病》,《灵 ·禁服》,《灵·营气》,《灵·五音五味》,《灵·阴阳系日月》,《灵·本输》,《灵·经水》等
《灵·卫气》和《灵·禁服》称“手厥阴”为“手心主”
以“手太阳脉”,“手太阴脉”,“足太阳脉”,“足太阴脉”或在脉前加 “之”的篇目有:《素·气府论篇》,《灵·邪客》。后者只提到三脉,手太阳之脉,手少阴之脉,手心主之脉。有“脉”字的篇章比没有此字的篇章要少得多
和脏腑相络的术语,只有《灵·经脉》一篇,其中手厥阴称之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和后来的通用名大不相同。其他如《素·刺疟篇》,《灵·本输》,《灵·五音五味》,虽然提到某脉和某脏有关系,但没成为术语,在《灵 ·五音五味》里,只提到手太阴与肺,足太阴与脾,手少阴与心,足少阴与肾,足厥阴与肝有联系,其他五脉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阳,没提与脏腑相联系
此外,在《素·刺腰痛篇》里,有一些异脉脉名:解脉、同阴之脉,阳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飞阳之脉,昌阳之脉,散脉,肉里之脉,不见于其它篇目,也没流传下来,显然是被淘汰了
2).流注方向:《黄帝内经》中各脉的走向,很多提到脉名的未能说明流向,明确说明的有:
《灵·脉度》:全部是向心性的
《灵·邪客》,手三阴:手之头;手三阳:脏之手;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灵·本输》,10脉,全部是向心性的
《灵·逆顺肥瘦》,手三阴:脏之手;手三阳:手之头; 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灵·经脉》,手三阴:脏之手;手三阳:手之头; 足三阳:头之足;足三阴:足之腹
后两篇的流注方向相同,前三篇的流注方向则大有差异,说明这些不同的篇章,来自不同的手笔,成篇于不同的年代
3).“脉的数量:12脉全的篇目有:《灵·经脉》,《灵·经水》,《灵 ·卫气》,《灵·邪客》,《灵·禁服》,《灵·逆顺肥瘦》
述11脉的有:《灵·阴阳系日月》,缺手心主一脉
述10脉的有:《灵·本输》,缺手心主一脉,另有手三焦为“别”,不是一脉。“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
《素·刺疟篇》多出一条足太阴横脉,与胃疟有关,同时也有一条和脾疟相关的足太阴脉
其它述及脉名,但不全,缺手厥阴一脉的篇目有:
《素·五脏生成篇》,《素·刺热论篇》,《素·刺疟篇》,《素·气府论篇》,《灵·根结》,《灵·始终》,《灵·厥病》,《灵·五音五味》,《灵 ·阴阳系日月》,《灵·本输》
这些既有相同又有矛盾情况的存在,且不止一处两处,显然是出于不同的手笔和年代
4).各篇“脉”的排列顺序:大多数篇目里,只是为治病提到了一些脉名,并无严格顺序
但《灵·卫气》、《灵·禁服》、《灵·经水》、《灵·五音五味》、《灵 ·阴阳系日月》、《灵·本输》等篇述脉较全,排列顺序,没有一篇是和《灵· 经脉》相同的。排列顺序的不同,说明这些篇目的作者,没有在一起商量讨论,没有统一的观念,更没有各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在互相保密的情况下,在一起讨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正象宋朝《素问》的校订者林亿所说,一些“至下至贱之人”,记事也有很大的任意性,不可能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5).和天干、地支、十二月份的比附:
《灵·阴阳系日月》和天干、地支、十二月份的比附是:在数量上,天干10 个,地支12个,月份12个,如何和各“脉”比附?
解决的办法是:天干、地支共22个,“脉”的数目11个,缺心主一脉,分为左右两边,就成了22脉,再来比附,就完全无缝了。12月份,只和足的6脉,左右合12脉比附,也正好合适。具体的比附是:寅正月、未六月对应左右足少阳,酉八月、子十一月对应右左足太阴等等。甲、己对应左、右手少阳,乙、戊对应左右手太阳等
其顺序是先足后手。左右的先后是有讲究的
6).各经脉含气血的多少:
《素·血气形志篇》: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
《灵·五音五味》: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
《灵·九针论》: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气少血,少阴多气少血
上述各篇,都说经脉含气血的多少,是天数,但描述的都不很相同,表现在:
① 表述的顺序不同。顺序不同,说明还没有头尾相接,成环周而复始的概念
② 归纳成表,一目了然
表 《黄帝内经》中不同篇目对脉中含血气多少描述之比较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素·血气形志篇 多血少气 少血多气 多气多血 多气少血 少血多气 多血少气
灵·五音五味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多气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灵·九针论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多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气少血
比较起来,《素·血气形志篇》和《灵·五音五味》、《灵·九针论》的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脉所含气血的差异很大;《灵·五音五味》和《灵·九针论》之间,只有少阴所含的气血量不同。同一个事,互相矛盾的说法,是无可适从的。这样的描述是怎样来的?个人认为,原因有二:1,有观察,但观察得不准确,不一致。在观察不准的情况下,难免猜测;2,在传授过程中,有记录和抄写错误。两种可能,都不能排除,也可能同时存在
4.《灵·经脉》对经脉的描述:
在《黄帝内经》中,只有《灵·经脉》一篇对经脉的走行路线做了具体的描述,其描述之详细、具体,远远不是《足臂》和《阴阳》所能比的。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成了后来的经典,一直延续到现在
《灵·经脉》对经脉走行的描述,有下列特点:
1).用字多。比《足臂》和《阴阳》多3—4倍或以上
2).对12经脉走行的表述,详细而具体
3).各经脉都和脏腑相络,术语是脏腑在前,+ 手、足+ 阴阳 + 之脉。比任何其它篇目的命名都要规范
4).其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一名很别致,在厥阴之后多“心包络”三字,此脉出现较晚,《黄帝内经》里只有少部分篇目里有。此名在后来没能延续,现在的术语是手厥阴心包经
5).只述经脉走行和所主疾病,基本上没述各脉的穴位
《灵·本输》中,把三焦一脉算做“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和其它10脉一起,都描述了其井、荣、俞、经、合各5穴,其中足阳明、三焦、足少阳各述,6穴,说明穴位是已经存在了,主要位于四肢,定位于各经脉的穴位并不很多
《灵·经脉》对12经脉的描述,是空前的。这也是为什么《足臂》和《阴阳》 这样很通行的脉书没收进《黄帝内经》的原因,因为这篇文章完全可以覆盖两脉书的所有内容
《灵·经脉》对12经脉的描述是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灵·经水》里说得明白:“若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十二经脉之多血少气,…… 皆有大数。”
公元16年发生的解剖王孙庆的事件,与《灵·经脉》里对12经脉的描述大有关系。一个很详细具体的描述,不可能凭想象,也不可能凭多人积累经验的感受,如果是,什么人,凭谁的经验?总不能抽象地、大而化之地、笼统地去说具体问题吧?认为《灵·经脉》就是这次解剖事件的记录,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否认不了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也举不出第二次如此巧合的解剖事件
由于后来长期不做人体解剖,或解剖了也只是观察内脏,所以,《灵·经脉》 就成了经典文章,后来所有书籍对经脉的描述,基本都是对此文的照抄,有的在个别字句上有出入或脱漏。就是现今的中医书籍,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对经脉的描述,基本上是这篇文章的现代汉语翻译本
从上述的资料对比可以看出,“经络”个“脉”,在《灵·经脉》以外的各个篇章,数目不同,命名不同,走向不同,这是怎么回事?显然是不同的观察,不同的记录。这个观察是怎样进行的?记录的根据是什么?后面再做讨论
3、《经脉》、《针灸甲乙经》、《脉经》、《黄帝内经太素》对经脉描述之比较:
《针灸甲乙经》、《脉经》、《黄帝内经太素》中有关经脉的描述,都是照抄《灵·经脉》,但在个别字句上也稍有差异。其中以《脉经》的差异最大
1.《针灸甲乙经》是晋·皇甫谧(公元215—282)根据《素问》、《九卷》、《明堂经》删除重复,吸取精要编写的
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之曾孙,少不好学,二十多岁以后发愤读书,很有心得。41岁时,因中风,被治得痛不欲生,发愤习医,研读了上述三书,在公元256—259年间,写成《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卷二描述了十二经脉的走行和主病,文字和《经脉》完全一致,只是个别字有少许出入。在经脉术语上,和《经脉》基本一致,只是“心主手厥阴之脉”比《经脉》里的术语少“心包络”三字
但是,在卷三具体叙述穴位的篇章里,排列顺序和所用术语就不同了,具体是:
手太阴之脉,手心主之脉,手少阴之脉,手阳明脉,手少阳脉,手太阳脉,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足阳明脉,足少阳脉,足太阳脉
顺序是先手后足,术语不和脏腑相络,具体还是相络的,并没有无端循环的概念
《针灸甲乙经》卷三,叙述了具体的穴位,显然抄自《明堂经》。皇甫谧对二者的差异,或没有察觉,或察觉了也无所适从,因为他并没有用具体的解剖来验证究竟哪个说法是对的,或他认为,这样的差异,都是圣人所说,决不能随便改动。按他在前言里说的话,应该是迷信圣人所致
对各经脉含血气多少的描述,和《灵·五音五味》完全一致:
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
《素·血气形志篇》、《灵·九针论》和此不很一致,他为了删除重复,不再立此存照,全部罗列。他是以什么为根据决定取舍的?显然不是根据解剖,是根据他个人的主观判断。这是抄书而不验证的必然结果
2.《脉经》是晋·王叔和根据《黄帝内经》、《难经》等书编写而成。其卷六描述了11条经脉的走行。和《经脉》比较,有下列异同:
1).脉的数量为11条,缺手少阴之脉,而不是缺手厥阴之脉,极有可能是抄漏了
2).脉名:在术语上不和脏腑相络
3).排列顺序和《经脉》不同,具体如下:
足厥阴之脉,足少阳之脉,手心主之脉,手太阳之脉,足太阴之脉,足阳明之脉,手太阴之脉,手阳明之脉,足少阴之脉,足太阳之脉,手少阳之脉
是足、手、足、手、足、手的排列次序,最后缺一手
脉的命名和排列次序很重要。在《脉经》里,各经脉不和脏腑相络,也没有无端循环的概念
3).《黄帝内经太素》是唐初人杨上善根据《黄帝内经》,删除重复,归纳整理的。原本传到日本,在本土已亡失,在晚清又从日本传回
《黄帝内经太素》第八卷描述了12经脉,和《经脉》的描述完全相同,只是个别字句有差异或脱漏,是从《经脉》一篇照抄的
以上三种书,是唐朝初年以前描述“经脉”最基本的书籍,除此以外,没有其它书对“经脉”有具体的描述。可以看出,三种书的描述,全部是照抄《经脉》 的内容,从公元16年算起,到公元7世纪初,700多年间,对“经脉”的描述,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从人体上做任何验证,只是抄书而已
4、唐朝及以后到现在,对“经脉”描述之比较:
1.《备急千金要方》对“经脉”的描述: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朝孙思邈(约公元581—682)所撰,实际上是汇总了他所收集的药方和有关针灸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汇总,也有他个人的见解
卷第二十九是谈针灸的,其前言云:
夫病源所起.本予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备预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如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英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庶依图知穴,按经识分,则孔穴亲疏,居然可见矣。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若依明堂正经,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为图,人身长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分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马六尺为步,即江淮吴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图之于后,亦睹之便令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侧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八名,双穴三百一名
这一卷里,主要是讲针灸孔穴的,这留在后面讨论。12经脉,所用术语、排列顺序,与《经脉》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手太阴肺经,2.手厥阴心主经,3.手少阴心经,4.足太阴脾经,
5.足阳明肺经,6.手少阳三焦经,7.手太阳小肠经,8.足太阳膀胱经,
9.手阳明大肠经,10.足少阴胆经,11.足厥阴肝经,12.足少阴肾经
所用术语,和现在所用的基本一致,只有“手厥阴心主经”现称“手厥阴心包经”。排列顺序不同,说明在孙思邈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十二经脉是首尾相接,无端循环的概念
在前言部分的描述,说明了当时的医疗情况: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英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他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针灸经一篇,用补私阙。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他是根据当时甄权等新撰写的本子编写的
2.《外台秘要》对“经脉”的描述:
《外台秘要》是唐朝王焘(约公元670—755)在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编辑成书的,是当时医书资料的汇编,分门别类,给以归纳
卷三十九是讲针灸的,其序云:
夫明堂者,黄帝之正经,圣人之遗教,所注孔穴,靡不指的。又皇甫士安,晋朝高秀,洞明医术,撰次甲乙,并取三部,为定如此,则明堂甲乙,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不可苟从异说,致乖正理
在王焘的心目中,《甲乙经》是必须遵从的经典,说明当时有乖“正理”的异说,也就是随心所欲,没有章法的做法很盛行。他自己真的按《甲乙经》说经脉吗?未必
在《外台秘要》里,没有脉名,是按脏腑叙述各脉,其名称和顺序是:肺、大肠、肝、胆、脾、胃、心、小肠、心包、肾、膀胱、三焦
在小字的注里用了手太阴、手阳明、足厥阴、……这样的术语,“心包经” 用的是“手心主脉”这样的术语
心包和三焦,不是互为表里的脏腑。其它互为脏腑的表里关系,与《内经》 同
王焘的记载,来源于《针灸甲乙经》
3.《铜人针灸经》对“经脉”的描述:
《铜人针灸经》题为宋朝王惟德著。是否为制作针灸铜人的王惟一,不能确定。铜人已经失传了,这本书成了判断腧穴正误的经典之作,被很多后人引用,是故有其重要性
《铜人针灸经》对各经脉的命名回归简略,具体为:
手太阴脉、手少阴脉、手厥阴之脉、手阳明脉、手少阳脉、手太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阳脉、足太阳脉、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
各脉和脏腑相络,只是没体现在术语里。排列顺序是先手后足,和很多先足后手的排列不同,和《经脉》的顺序更不相同,显然没有无端循环的概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从南北朝开始到此时,《灵枢经》已经残缺不全了,唐朝的王冰,宋朝的林亿,都没有校注此书,就是在宫廷,也难得一见。他们所依据的,是《甲乙经》里引述《明堂经》的部分,《明堂经》的经脉排列,没有严格的顺序,也没有无端循环的概念,这些人又如何能有无端循环的概念? 所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良以此也,必有以也,是有它内在原因的
4.《明堂灸经》对“经脉”的描述:
《明堂灸经》题为西方子撰,《四库全书》定为宋代作品,西方子不知何许人。值得注意的是,此书所用术语,已经和现在所用的术语有很多是相同的,但排列顺序不同,具体如下:
1.手太阴肺经,2.手厥阴心主经,3.手少阴心经,4.足太阴脾经,
5.足阳明胃经,6.手少阳三焦经,7.手太阳小肠经,8.足太阳膀胱经,
9.手阳明大肠经,10.足少阳胆经,11.足厥阴肝经,12.足少阴肾经
排列顺序与《脉经》不同,说明作者的心目中,还没有经络全身周行,如环无端的概念。对经络的命名,首先在各脉的后面,加了“经“字,命名原则是: 手足 + 阴阳 + 脏腑 + 经,心包一经,仍用“心主”一词,说明这是从较为原始的命名向现代命名的中间化石,很有价值
5.《针灸资生经》对“经脉”的描述:
《针灸资生经》是宋朝王执中所撰,《四库全书》提要认为也不能完全确定,大致的成书年代在宋徽宗年间
所述的经脉术语有两套,应该是来源于不同版本的书,两套所用术语,基本完全一致,只有手厥阴一脉不同,具体如下: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主脉 (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顺序是先手后足,和《脉经》的顺序不同,还没有首尾相连,循环无端的概念,仍然是处在中间状态的化石
6.《普济方》对“经脉”的描述:
《普济方》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主持编写的一部医药类书,编于永乐四年 (公元1406年),分为七部,第七部叙述经络的有关内容。对经络的命名术语,有三套,来源于三种不同的书,具体如下:
1).手少阴之脉、手太阳之脉、足厥阴之脉、足少阳之脉、足少阴之脉、足太阳之脉、手太阴之脉、手阳明之脉、足太阴之脉、足阳明之脉、手厥阴之脉、手少阳之脉
2).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真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
3).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上述三套术语,第一套比较原始,顺序是手足足手足手,可以看出,有脏腑相表里之意。但无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
第二套比较进化,术语上,“手少阴真心经”不够规范。顺序上,是手手足足足手,显然也无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循环的概念
第三套所用术语、排列顺序,和现在所用的完全一致,可以说明,这样的术语和排列,在明初(15世纪初)已经形成了,但还不见得被广泛接受,所以,编书者不能完全排除第一、二套的排法和术语,所以有三种并存的情况。这样的编法,在《黄帝内经》里更为常见,这是因为所取的资料来源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为了保存资料,尽可能各备其说吧
7.《针灸聚英》对“经脉”的描述:
《针灸聚英》为明代高武所撰,开始于嘉靖八年(1529年),全书初刻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是参考古书编写。所用术语是:
手太阴之脉、手阳明之脉、足阳明之脉、足太阴之脉、手少阴之脉、手太阳之脉、足太阳膀胱之脉、足少阴之脉、手厥阴之脉、手少阳之脉、足少阳之脉、足厥阴之脉
在术语上,只有足太阳和膀胱相络,其余均无,但在实际上还是相络的
在顺序上,和《脉经》完全一致,说明这还是有中间过度化石的味道,更成熟、规范的术语,在此书中还没被接受或重视。也说明对经脉的所用术语,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什么人愿意用什么术语,就用什么术语,并不违反规定
8.《针灸大成》对“经脉”的描述:
《针灸大成》是明朝杨继洲初稿,靳贤续写的,实际上主要是靳贤写的,初刻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
12经脉所用术语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术语和《普济方》的第三套完全相同,顺序也完全相同,现在所用的术语和顺序,也和这里描述的完全相同。从15世纪初到17世纪初,这套术语和顺序才基本上被确定下来了。如果从《备急千金要方》开始称“脉”为“经”开始算起,则经历了约1千年的来回震荡,如果从《黄帝内经》时代算起,这个过程经历了 1700年!
从这些书里,可以看出1700年间对“经脉”这一概念描述变迁的轨迹,也可以看出,在这期间,“经脉”的命名还很不统一
5、《黄帝内经》以来重要书籍、文物对腧穴描述之比较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的《素·气穴论篇》:“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
这个数字是根据“天人感应”的原理逆向推导出来的,实际上,在《黄帝内经》里,只载穴位单穴25个,双穴135个,计160穴
在《素·气府论篇》里,罗列了各脉的穴数。但没有罗列具体的穴位:
足太阳脉:78穴,
足少阳脉:62穴,
足阳明脉:66穴
手太阳脉:36穴,
手阳明脉:22穴,
手少阳脉:32穴,
督脉:28穴,
任脉:28穴,
冲脉:22穴,
足少阴脉:6穴
合计:380穴
这里只是手足的阳脉,加足少阴的6穴,督、任脉的56穴,冲脉,后来认为是没有穴位的,这里有22穴。无论从经脉的数量,还是腧穴的数量方面说,都是比较混乱的,合计数380穴和气穴365之说自相矛盾。此篇里,描述了各穴的部位,没有穴名,这可以认为是经络腧穴认识中的一块化石,对经络、腧穴是如何提出来的,其发展过程如何,很有价值,不可等闲视之。可以说明,当时对到底有多少穴,两篇文章(《素·气穴论篇》和《素·气府论篇》)的作者心里并没有数,或根据天人感应,或随心所欲。总而言之,都凭想象
在《灵·本输》里,述十一脉的井、荣、俞、经、合穴各5个,膀胱、胆、三焦三脉多一原穴
《黄帝内经》里,对腧穴的描述既不成熟,也不具体
2.《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根据《明堂经》对腧穴的描述很具体,述单穴49个,双穴 300个,共计349穴
《针灸甲乙经》描述穴位的特点是,头颈部、胸背部、腹部的穴位不归于各经脉,归于各经脉的穴位主要是四肢的穴位。这种归类法一直延续到元朝
穴位的排列顺序和数量(双穴按一个穴位计算):
头部:31穴,
背部:45穴,
面颈肩部:55穴,
胸腋胁部:29穴,
腹部:51穴,
手太阴及臂:9穴,
手厥阴心主及臂:8穴,
手少阴及臂:8穴,
手阳明及臂:14穴,
手少阳及臂:12穴,
手太阳:8穴,
足太阴及股:11穴,
足厥阴及股:11穴,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10穴,
足阳明及股:15穴,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14穴,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18穴
总计:349穴
从《针灸甲乙经》对腧穴的分类和描述可以看出,《明堂经》并未把全部腧穴都归类于十四经脉,皇甫谧照抄《明堂经》,很忠实于原文,他自己并未作解剖、研究、观察,所以,对原文也不能做任何修订,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已经亡失了的《明堂经》的本来面貌
腧穴的排列顺序,手太阴及臂、手厥阴心主及臂、手少阴及臂、足阳明及股、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与现今的排列顺序相反,说明各经之间,没有首尾相连、无端循环的概念
此外,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里的水泉、照海二穴的次序与现在的次序颠倒,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里的外丘、光明、阳辅三穴的次序颠倒
分在头颈面胸肩背腹部的腧穴,有不少也提示了是某脉气所发,为何不归于某脉?这是个疑问
归于各脉的腧穴,又来个及臂、及股、并阳维四穴、并阳跷六穴,又是什么意思?归脉各穴,都在四肢,比后来的要短得多,这个归类法,是否意味着,穴位的归脉,比《灵·本输》里的井、荣、俞、经、合、原穴进了一步?
从下列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进化的痕迹
3.《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29对腧穴的归类是分了三个图:仰人明堂图、伏人明堂图和侧人明堂图
1).仰人明堂图,又分类为:
头面部:36穴,
胸部:25穴,
腹部:44穴,
手太阴肺经:10穴,
手厥阴心主经:8穴,
手少阴心经:8穴,
足太阴脾经:11穴,
足阳明胃经:15穴
2).伏人明堂图,又分类为:
头部:17穴,
脊中:45穴,
手少阳三焦经:17穴,
手太阳小肠经:9穴,
足太阳膀胱经:17穴
3).侧人明堂图,又分类为:
耳颈:20穴,
胁部:10穴,
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足少阳胆经:15穴,
足厥阴肝经:11穴,
足少阴肾经:11穴
总计:349穴
《备急千金要方》对腧穴的分类和描述,比《针灸甲乙经》有明显的进化。表现在:
1).分为三个图,以图说穴,比较直观
2).未归于经脉的穴位,无论头颈面部,还是胸腹背腰部,都比《针灸甲乙经》要清晰得多
3).已经把各脉称为经
4).各经里的腧穴,不再及臂、及臀、并阴跷阴维、并阳维四穴、并阳跷六穴,直接归于各经了
5).腧穴的排列顺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主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现今的排列顺序相反,说明各经之间,没有首尾相连、无端循环的概念
6).足太阳膀胱经里的申脉和金门、承山和飞扬的次序颠倒、足少阳胆经在丘虚和悬钟之间多付阳一穴
4.《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的腧穴归脉很别致,把所有腧穴全部归于12脉,脉名很别致,已如前述,这是一本很重要的、过度性的化石,具体归类如下:
肺:双穴9个,
大肠:双穴21个,单穴3个,
肝:双穴11个,
胆:双穴52个,
脾:双穴24个,
胃:双穴46个,双穴1个:承浆
心:双穴8个,
小肠:双穴13个,
心包:双穴8个,
肾:双穴27个,单穴23个,
膀胱:双穴60个,单穴22个,外加:膏肓,
三焦:双穴29个
合计:双穴308个,单穴50个,总共358穴名
脉名的别致,已经说过了。重要的是腧穴的归脉,把后来归于督、任二经的穴位,全归在大肠、胃、肾、膀胱各脉里了,根据什么?是否是凭想象任意归类的?这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不回避,才能揭开经络的神秘面纱
5.《铜人针灸经》
这是宋朝的一本重要针灸书,专讲腧穴。针灸铜人,是官方用来规范腧穴位置的,用来考试,据说有权威性,在实际中是怎样的,又是一回事,如果真的有权威性,就应该流传下来,而且不止一个,事实上没传下来,亡失了。《铜人针灸经》传下来了,被很多后来的书引用,有一定影响
此书卷一,内容类《灵·本输》,不详述。二至六卷,讲腧穴,“具列一十二人形共计二百九十穴”
此书的腧穴数比其它书少得多,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6.《明堂灸经》
题为宋朝西方子撰,常被引用,有影响
此书各腧穴的归类与《备急千金要方》类似,也分正、伏、侧三人图,具体如下:
1).正面:
头面部:36穴,
胸部:25穴,
腹部:45穴,[其中“脐中”(神阙)《备急千金要方》在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10穴,
手厥阴心主经:8穴,
手少阴心经:8穴,
足太阴脾经:11穴,
足阳明胃经:15穴
2).伏人:
头部:17穴,
脊中:52穴,
手少阳三焦经:17穴,
手太阳小肠经:9穴,
足太阳膀胱经:17穴
3).侧人:
头颈:20穴,
侧胁:16穴,
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足少阳胆经:15穴,
足厥阴肝经:11穴,
足少阴肾经:10穴
总计:362穴
和《备急千金要方》比较,正面腹部多1穴,足太阴脾经多1穴,伏人脊中多 7穴,侧人侧胁多6穴,足少阴肾经少1穴
这些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同一个穴位,既可以在此经,又可以在彼经吗?这也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这说明,直到宋朝,腧穴的归类或归经,还很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
7.《针灸资生经》
其分类是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进,具体是:
头颈部:63穴,
肩部:13穴,
背部:48穴,
胸腋部:29穴,
腹、侧肋部:53穴,
手太阴肺经:9穴,
手阳明大肠经:14穴,
手少阴心经:8穴,
手太阳小肠经:8穴,
手厥阴心主脉:8穴,
手少阳三焦经:12穴,
足厥阴肝经:11穴,
足少阳胆经:15穴,
足太阴脾经:11穴,
足阳明胃经:16穴
足少阴肾经:10穴
足太阳膀胱经:18穴
这也是宋朝的作品,无论总穴数,还是穴位的归属,都显得随意、混乱。各经脉的排列次序是,先手后足
8.《普济方》
《普济方》卷412—413和卷414—416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归经和不归经的所有腧穴,具体为:
1).卷412—413:
手太阴肺经:11穴,
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足阳明胃经:45穴
足太阴脾经:21穴,
手少阴心经:14穴(只列出9个穴名),
手太阳小肠经:19穴,
足太阳膀胱经:63穴
足少阴肾经:27穴
手厥阴心包经:9穴,
手少阳三焦经:23穴,
足少阳胆经:43穴,
足厥阴肝经:13穴,
总计:308穴。除去少列的穴位,实为303穴
2).卷414—416
头颈部:77穴,
肩部:13穴,
背腰部:55穴,
胸、侧胁部:37穴,
腹部:51穴,
手太阴肺经:9穴,
手阳明大肠经:14穴,
手少阴心经:9穴,
手太阳小肠经:8穴,
手厥阴心包络经:8穴,
手少阳三焦经:12穴,
足厥阴肝经:11穴,
足少阳胆经:15穴,
足太阴脾经:11穴,
足阳明胃经:16穴
足少阴肾经:10穴
足太阳膀胱经:18穴
总计:374穴
第一种归类与《外台秘要》相似,第二种归类与《备急千金要方》、《明堂灸经》、《针灸资生经》相似,各经脉的腧穴数目差异巨大
第二种归类的腧穴的排列顺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主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与现今的排列顺序相反,说明各经之间,没有首尾相连、无端循环的概念
两说并存,差异巨大,说明在明朝初年,各经脉上的腧穴,还没有统一的规范
9.《针灸聚英》
首次把所有的腧穴全部归于14脉。元朝滑寿的《十四经发挥》首先确立14经脉的地位,但只是一些歌诀,未描述穴位的具体位置,到明初的《普济方》也未能以此书为据,或将其内容收录其中,也说明此书对腧穴的归类,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针灸聚英》的归类是:
手太阴之脉:11穴,
手阳明之脉:19穴,
足阳明之脉:45穴
足太阴之脉:21穴,
手少阴之脉:9穴,
手太阳之脉:19穴,
足太阳膀胱之脉:59穴
足少阴之脉:27穴
手厥阴之脉:9穴,
手少阳之脉:22穴,
足少阳之脉:43穴,
足厥阴之脉:13穴,
督脉:27穴,
任脉:24穴
总计:348穴
所有腧穴的排列方向,都和现在的方向相同,只是在脉名上,还有差异。这本书的影响很大,可以认为,把所有腧穴都归于14经脉的观念已经开始确立了
10.《针灸大成》
比《针灸聚英》又进了一步,即脉名也规范了,具体如下:
手太阴肺经:11穴,
手阳明大肠经:20穴,
足阳明胃经:45穴
足太阴脾经:21穴,
手少阴心经:9穴,
手太阳小肠经:19穴,
足太阳膀胱经:67穴
足少阴肾经:27穴
手厥阴心包经:9穴,
手少阳三焦经:23穴,
足少阳胆经:44穴,
足厥阴肝经:13穴,
督脉:27穴,
任脉:24穴
总计:359穴
无论是经脉的术语,还是腧穴的排列方向、数目,都和现在所用的基本上完全相同,可以认为,此时,经脉的术语、走向、腧穴的定位,在此时已经得到确认,时间是1601年。这本书影响巨大,从初刻到乾隆年间的刻本,都是官刻,其最基本的内容,到现在也无大变化。但是,确认的根据是什么?没有任何说明。清朝后期,针灸被官方取缔,没有任何重要的著作
从上面的资料里可以看出,各腧穴的归经,在1600多年的时间里,并不统一。在明朝中期以后,即《针灸大成》以后,才统一起来。统一的根据是什么?应该是刻印的次数多,都以此为据吧。元朝以后,把朱熹对《四书》的解释,定为标准解释,这对盲目崇尚“经典”,僵化思维,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这个作用,在康雍乾三朝文字狱后尤甚,所谓乾嘉学派,只是考据“经典 ”,缺乏创造性,对医界不能没有影响
现将各书归于各经脉的腧穴数目列表比较如下:
表7 各书归于各经脉的腧穴数目比较表
书籍 [1] [2] [3] [4] [5] [6] [7]
手太阴肺经 5 9 10 10 11 11 11
手阳明大肠经 5 14 20 20 19 20 20
足阳明胃经 5 15 15 15 45 45 45
足太阴脾经 5 11 11 11 21 21 21
手少阴心经 5 8 8 8 9 9 9
手太阳小肠经 6 8 9 9 19 19 19
足太阳膀胱经 6 18 17 17 59 67 67
足少阴肾经 5 10 11 10 27 27 27
手厥阴心包经 8 8 8 9 9 9
手少阳三焦经 5 12 17 17 22 23 23
足少阳胆经 6 14 15 15 43 44 44
足厥阴肝经 5 11 11 11 13 13 14
督脉 27 27 28
任脉 24 24 24
总计 58 148 152 151 348 349 361
[1]《灵·本输》,[2]《针灸甲乙经》,[3]《备急千金要方》, [4] 《明堂灸经》,[5] 《针灸聚英》,[6] 《针灸大成》[7]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表8 同一个腧穴的所属经脉不同比较表
腧穴 备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 针灸大成
肩髎 大肠 三焦
秉风 大肠 小肠
肩井 大肠 胆
天髃 大肠 三焦
臑会 大肠 三焦
水沟 大肠 督
期门 脾 肝
日月 脾 胆
云门 脾 肺
中府 脾 肺
天宗 三焦 小肠 小肠
臑俞 三焦 小肠 小肠
肩外俞 三焦 小肠 小肠
肩中俞 三焦 小肠 小肠
曲垣 三焦 小肠 小肠
丝竹空 胆 三焦
大包 胆 脾
天池 胆 心包
章门 胆 肝
需要注意的是,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里,包括一些经外奇穴。同一个腧穴,在不同的书里,所属经脉不同,如表8所示
从这些不同里,不免产生这样的问题:某腧穴归于某经脉的依据是什么?
从《黄帝内经》到《针灸大成》,经历了1400年的漫长过程。从上述书籍中,可以看到其间经脉、腧穴的规范的轨迹。这些变化的存在,实际上是给了我们很多强烈的提示,是打开经络实质的钥匙,留在后面讨论
六、各书腧穴定位之比较:
各书所载腧穴的位置,有一些有很大差异,比较叙述如下:
1.《敦煌灸经图》:
《敦煌灸经图》20世纪初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现藏于伦敦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残缺。据考证,本书写于隋末唐初,书中有正背全身图,图上记有穴名,每图多则10穴,少则5、6个,图的外观相同
书里除了有大量奇怪的穴名(如:板眉、鼻柱、口吻、玄角、手心、足心、髓孔、曲眉等等)和同名。但位置和通用的不同(如:风府、风池、水道、慈宫、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肝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等)以外,对穴位的定位,有一些与传统书籍差异明显,列表如下:
表9 《敦煌灸经图》和其它书籍腧穴位置比较表
腧穴 位置 书籍
大杼 与1椎相平 《灸经图》
与2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
风门 与2椎相平 《灸经图》
与3椎相平 《僧医针灸经》
与4椎相平 《龙衔素针经》
肺俞 与3椎相平 《灸经图》
与5椎相平 《内照法》《龙衔素针经》
与8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
心俞 与5椎相平 《灸经图》
与3椎相平 《龙衔素针经》
与6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华佗针灸经》
与7椎相平 《内照法》《僧医针灸经》
肝俞 与9椎相平 《灸经图》、《内照法》
与7椎相平 《龙衔素针经》
与8椎相平 《华佗针灸经》
大肠俞 与16椎相平 《灸经图》、《内照法》
与13椎相平 《僧医针灸经》
与14椎相平 《扁鹊针灸经》
如此大的差异,显然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笔误,这让操作者如何适从?
2.《针灸资生经》
从《备急千金要方》以来的重要医书,都记载了同一腧穴定位的不同,因不能确定哪个说法对,两说、数说并存的情况很多。现把《针灸资生经》里部分同一穴位,不同定位的情况列表如下:
表10 《针灸资生经》同一穴位不同定位简表
穴位 定位 书籍
玉枕 络却后寸半 《针灸资生经》
络却后七分半 《明堂上下经》
悬枢 13椎节下间 《铜人针灸经》、《普济方》
12椎节间 《明堂上经》
11椎节间 《明堂下经》
10椎节间 《明堂上经》(据《普济方》)
秩边 21椎下两旁 《素·气府论》注
20椎下两旁 《铜人针灸经》《明堂经》
幽门 夹巨阙、肓俞夹脐旁五分 《铜人针灸经》
巨阙旁寸半 《明堂经》
手三里 曲池下三寸 《针灸资生经》
曲池下二寸 《明堂经》
少海 肘内廉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针灸资生经》
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陷腕中 《明堂经》
清冷渊 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 《针灸资生经》
肩下外关,腋斜肘分下行 《明堂经》
肘上三寸 《明堂灸经》
太冲 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寸半陷中 《针灸资生经》
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骨隙间陷中 《明堂经》
中封 足内踝前一寸 《针灸资生经》
足内踝前寸半 《素问》注
足内踝前寸半或一寸 《备急千金要方》
阳交 外踝上七寸 《针灸资生经》、《普济方》
外踝上七寸,又云三寸 《备急千金要方》
三阴交 内踝上三寸 《针灸资生经》
内踝上八寸 《明堂经》
内踝上八寸或三寸 《备急千金要方》
冲阳 足跗上去陷谷三寸 《针灸资生经》、《普济方》
足跗上五寸 《素问》注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三寸或二寸 《备急千金要方》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 《明堂灸经》
解溪 冲阳后寸半 《针灸资生经》
冲阳后二寸半 《素问》注
梁丘 膝上二寸 《针灸资生经》、《铜人针灸经》
膝上三寸 《明堂经》
膝上二寸或三寸 《备急千金要方》
3.《普济方》
里同一腧穴定位不同的情况也很多,与《针灸资生经》重复的穴位不取,择其要者列表如下:
表11 《普济方》同一腧穴不同定位简表
穴位 定位 书籍
合阳 膝约中央下二寸一作三寸 《普济方》
大横 腹哀下三寸半,直脐旁 《普济方》
腹哀下二寸 《明堂下经》
列缺 腕侧上一寸半 《普济方》
腕上一寸 《明堂下经》
温溜 腕后大士三寸,小士六寸 《普济方》
腕后五寸六寸间 《明堂经》
腕后大五寸,小士六寸 《铜人针灸经》、《明堂灸经》
悬钟 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又云四寸 《普济方》
解谷 冲阳后寸半 《普济方》
冲阳后二寸半 《素问》注
冲阳后三寸半 《素·刺疟》注
飞阳 外踝上九寸 《普济方》
外踝上七寸 《明堂经》、《备急千金要方》
奇特的是,大士三寸,小士六寸是什么意思?就算“三”是“五”的笔误,大和小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不是按身高的比例取穴?中士又怎么办?这样的定位,实在太任意了
4.《针灸资生经》和《普济方》里对同一腧穴不同定位的取舍:
各举几例,以示以什么为依据取舍之一斑
1).《针灸资生经》里的悬枢:《铜人经》云悬枢在十三椎节下间,《明堂上经》作十二椎节间,《下经》作十一椎下。脊中穴既在十一椎下,悬枢又在十一椎下。当以《铜人》为正,《明堂上经》亦误
秩边:《素·气府论》注:秩边在二十一锥下两旁,上直胞肓,与《铜人经》、《明堂经》二十锥下不同,未知孰是,姑两存之
幽门:《铜人》云幽门夹巨阙,肓俞夹脐旁各五分,《明堂》乃云幽门在巨阙旁寸半,通天夹上脘旁相去三寸,按《千金》四满(第二行穴)在丹田(石门) 两边各寸半,与《明堂》合,始知《铜人》误云
解溪:在冲阳后寸半腕上陷中。《明下》云在系鞋处
梁丘:在膝上二寸,《明》云三寸,《明堂》作三寸,《铜人》、《千金》 皆作二寸,《千金》注谓或云三寸,姑两存之。《素》注在冲阳后二寸半。新校正云,《刺疟》注作三寸半,二注不同,当从《甲乙》作寸半
2).《普济方》里的秩边,描述同《针灸资生经》,多一句“当从《千金方》除脊三寸取穴
不容:在幽门旁各一寸半。《资生经》云:《素问》云夹鸠尾,外当乳下三寸,夹胃脘各五寸,不容至大赫、大巨夹脐广三寸,各三:滑肉门、天枢、外陵也。下脐二寸夹之各三:大巨、水道、皈来也。背腹第三行穴也。《甲乙经》云天枢在脐旁各二寸,与诸书同,特此经为异信,若是,则其穴不当乳下可也。必当乳下,则广三寸之说为当
大横:在腹哀三寸半,直脐旁。《资生经》云,肓俞去脐旁当一寸半,天枢去脐当三寸,大横去脐四寸半,其去章门合六寸。《难经》疏乃云,章门在脐上二寸,两旁九寸,为可疑焉耳。西方子云在腹哀下二寸
三里:在膝下胻外廉两筋间,一云胻外大筋内骨中间。一云陷者宛宛中 《铜人经》云在膝下三寸。《素问》注背同人多不能求其穴,每以拇指次指圈其膝盖以中指处为穴,或以最小指住处为穴,皆不得真穴所在也。。。。。。。犊鼻之下三寸方是三里,不可便从膝头上去三寸为三里穴也。如今人之取穴恐失之太高
付阳:外踝上三寸。《明堂下经》:外踝上二寸(二当作三)。《资生经》 云:按《素问·气府论》阳跷穴注云,谓附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窃意阳跷即附阳也。及考《气穴论》,阴阳跷四穴注云:阳跷穴是谓申脉,阳跷所出,则是阳跷乃申脉,非附阳后,故《明堂下经》既有附阳在外踝上二寸,《上经》又有阳跷在外踝前一寸。一寸、二寸既异,是附阳、阳跷各是一穴也。但不知《素问》 之注何故前后相背耶!
从这些注解里,可以看出,穴位的确定,是从书里来,到书里去,遇到互相矛盾的,不是用实践检验、纠正,而是个人的臆断加以取舍。不能判断的,则几说并存
穴位的定位,并不很准确、精细,穴位决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大致的位置。模糊的描述,谁也不能准确把握这个点究竟是在什么位置。穴位的部位是根据什么确定的?从上述罗列事实来看,穴位的定位有很大的任意性,甚至莫衷一是,所谓“几千年医家们反复实践的结果”这样的论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七、《黄帝内经》及有关医书对经络的描述:
1.经络是看得见的:
《灵·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丰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措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放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人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按:这里说得非常明白,经脉是有形体的,在肌肉深部走行,所以,平时不解剖是看不见的。例外是足太阴脾脉,在内踝处可以看见,文中的外踝,是内踝之误。在这里,可以看到皮下的大隐静脉
饮酒,可以使皮下毛细血管,尤其是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这就是孙络先充盈,再和络脉、经脉相联系,这是古人对经脉、络脉、孙络之间关系的认识
张介宾注云:足太阴当作手太阴。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见者,惟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髁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能隐。下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正谓此耳。此外诸脉,凡浮露于外而可见者,皆络脉也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也。肺朝百脉,气口为脉之大会.凡十二经脉,深不可见.而其虚实,惟于气口可知之,因其无所隐也。若其他浮因在外而可见者,皆络脉而非经脉
按:张介宾把足太阴改为手太阴,是因为在手的桡侧也有较粗大的静脉可以看见,就是头静脉。由于头静脉的位置和桡动脉的位置很接近,所以容易搞混,尤其是在不做解剖验证的情况下。但手太阴所指的血管,应该是桡动脉,其上的太渊穴可以摸到搏动,其走行也和桡动脉很吻合。虽然他纠正错了,但他能发现古人的错误,不千方百计地为其辩解,还是值得称道的。他所说的可以看见的络脉,就是皮下静脉
《灵·血络论》: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
按:这里说得很清楚,血脉是可以看见的
2.经脉摸得着:
《灵·动腧》: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
张介宾注曰:三经之脉,则手太阴之太渊、足少阴之太溪、足阳明上则人迎,下则冲阳,皆动之尤甚者也
太渊,其下为桡动脉;太溪,其下为胫后动脉;大迎,其下为颈外动脉;冲阳,其下为足背动脉
《灵·始终》: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
3.经脉的跳动有规则:
《灵·动腧》: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
按此比例,每呼吸一次,脉跳动四次。如每分钟呼吸18—22次,则脉动为72 —88次。和正常人呼吸、脉搏次数很吻合
4.经脉、络脉、孙络的关系:
《素·调经论篇》:络之与孙脉,俱输入经,血与气并,则为矢焉
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络脉,络脉满则输入大经脉
《灵·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
《灵·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张介宾注云:大节,大关节也。绝道,间道也。凡经脉所行,必由溪谷大节之间,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络以为流通之用。然络有大小,大者曰大络、小者曰孙络。大络犹木之干,行有出入;孙络犹木之枝,散于肤腠,故其会皆见于外
按:这里讲得很明白,孙络、络脉和经脉之间的关系,就是大血管、中血管、小血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关系
5.经络的功能:
《灵·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按:动脉血液是供给全身养分、氧气的,包括关节。古人看到了这一点,很可贵,但不精确。肌腱、膝关节内的半月板等血液供应不好,损伤后很难恢复,古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能苛求于古人,如果现在还泥古不化,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任了
6.经脉里藏血气,所谓的血,和现在血管里的血没有区别,刺很多脉都可以刺出血来:
在《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目都讲到了刺脉出血的问题
十二疟者,……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这两条脉,实际上是舌下的两条静脉,人人都可以看到
《素·缪刺篇》:
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
《素·刺禁篇》:刺跄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暗。制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部,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滚出液,为破。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按:阴股大脉,指股动脉;客主人,即上关穴,其下为颞浅动脉。臂太阴,实为桡动脉
《灵·血络论》: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
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辞脉出血,实际上是放血疗法,谨慎的医生大都不用,比如说淳于意,就很少用
7.经脉的长短:
《灵·脉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立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文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跌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立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难经·二十三难》其长度和《灵·脉度》的数据完全相同,显然是抄自于 《灵·脉度》,也是对王孙庆解剖、用竹签测量其经脉长度的结果。之所以手足之各六阳、六阴的长度一样,是因为李柱国等的测量并不精确,他没有一条一条地测,也不可能这样测,能测一条来代替其它,就很有功夫了。解剖人体不是个简单的事,现在医学生的解剖课,是在老师和实习教材的指导下进行的,就这样,对很多结构还是辨认不清。陈中伟之所以能在1963年完成断肢再植,是因为他在学医时当过解剖助教,解剖过20余具人体,否则,腕部的血管、神经、肌腱很难辨认清楚,准确地接合起来
8.对经脉认识的基础:
《灵·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劣,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汉书·王莽传》: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据我个人考证,《灵·经脉》、《灵·脉度》等篇的描述和数据,就是这次解剖事件的记录。(请参见本文第一篇:《黄帝内经》作者考证)
2009-03-03
海云青飞,生命进化规律破解者
你有关宇宙奥秘,生命进化,人生成功,感情困惑,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等,都可以得到超越时代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