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药物源于草
科学使吗啡,从“万应灵丹”回复到镇痛药 (2010-12-06 15:55:17)
标签: 吗啡 万应灵丹 鸦片 镇痛 毒品 庸医行为 可待因 腹泻 科学 迷信 健康 分类: 其他
鸦片制剂(其有效成分——吗啡)是人类使用已上2000年的药物。其多种药理作用,使古代的人们不解,披上了神奇的外衣。早在16世纪,鸦片制剂(鸦片的酒精溶液)在欧洲就成了可治疗所有疾病的万能药物。当时,一个不完全的清单上列有鸦片的适应症:食物或溃疡引起的腹部疼痛、腹膜炎、脑膜炎、恶心和呕吐;包括霍乱和痢疾引起的腹泻;各种发炎;像抑郁症这类的精神疾病;咳嗽、气喘、糖尿病、肺气肿、神经痛和各种各样的发烧……等等。当时有个名医赞叹:“没有一种药物具有鸦片那样的价值,…没有鸦片,医学将不过是一个跛子”。对鸦片的迷信到了顶点,甚至有人认为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
到十九世纪晚期,美国尚没有建立药物监管的政府部门,药品市场一片混乱。大量的“万应灵丹”充斥美国市场。只要有病,不管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还是癌症,有病就有专门的“特效药”出售。其中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掺有吗啡
为什么是吗啡呢?因为吗啡具有优良的镇痛效果,有欣快感;而许多疾病都会导致身体的损伤,反映到大脑,就是疼痛。吗啡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加上欣快感,就会使人舒服,感到疾病好转,会被认为药物神效。所以吗啡成了“万应灵丹”,成了江湖医生发财的玩意
当然这种分析只能出现在后来对人的生理、病理和吗啡药理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此外,当时药物匮乏,好多病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成了“万应灵丹”乘虚而入的背景
但吗啡有很大的毒性,还能使人上瘾,瘾还越来越大,戒掉很痛苦,很难;能抑制呼吸,使人丧命。这些“万应灵丹”的泛滥,导致了大量的被蒙蔽的吗啡成瘾受害者,成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想想我国鸦片战争时的情况,就可知道)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发现,利用镇痛效果治病,实际上不是在治病,而是掩盖病情。往往会耽误了诊断和真正的治疗,后果很严重。这种18世纪末,使用“万应灵丹”的作法,在医学史上被认为是“庸医行为”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开始了对药品市场的严格和科学地监管。所有上市的药品都必须标明成分。几是同时,好多国家都制定了打击毒品(吗啡)的法律。吗啡在医学上开始被限用,局限在少数的几个适应症。靠掺入吗啡的“万应灵丹”被清除了市场
一些药物吗啡的适应症,如镇咳,被成瘾性相对较小的药物--可待因代替。直到现在,人们仍是用可待因来镇咳
而吗啡本来就不具备的治疗作用,如降血糖、促进睡眠、抗精神疾病等,也在20 世纪陆续发现的降血糖药(如胰岛素),安眠药(如苯巴比妥),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等上市,有药可治后被人忘记。药学的成就击退了似是而非的“药物”
曾是“万应灵丹”的吗啡被打回原形。现只有在无可代替的时候,用于镇痛。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的因素是医药科学的进步。科学向前一步,迷信就被逼退一步
为什么吗啡有镇痛作用,有那么多毒副作用?这些近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问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吗啡的作用机制之后也得到近乎完美地解决
吗啡作用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而产生作用。其治疗作用镇痛,是由于激动了阿片受体的作用。同时其呼吸抑制、瞳孔缩小、肠道蠕动减慢、欣快感等作用无一不是如此。吗啡不具备影响其他受体的作用,故没有那么多作用
吗啡还有一个作用,治疗腹泻很有效(吸食鸦片的一个副作用是便秘)。在了解阿片受体的分布后,也得到了科学的解释。人们发现,在肠道里存在有阿片受体。吗啡类药物可作用这些阿片受体,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通过时间,从而促进水、电解质、葡萄糖的吸收,最后达到止泻(或使便秘)的结果
但吗啡属严格管制的药物,腹泻是常见病,用吗啡治腹泻不仅监管困难,而且会导致不良反应。为此,人们开发了两个吗啡类似物,专门用于止泻。一个是苯丁哌胺(易蒙停),另一个是地芬诺酯(止泻宁)。这两个药物都通过口服在肠道吸收,不能进入大脑,不具成瘾性。而且其制剂不溶于水,不易被注射滥用
至今,人们只在没有其他镇痛药可用时,才使用吗啡。这就大大减少了吗啡被滥用的可能性。科学使人们能最大限度利用吗啡,为健康服务,并尽可能地减少不良的后果
自然避免吗啡滥用的工作,即打击毒品、缉毒戒毒,还是长期繁重的工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1af2b0100myio.html
海云青飞,生命进化规律破解者
你有关宇宙奥秘,生命进化,人生成功,感情困惑,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等,都可以得到超越时代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