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五行

一、古人对五行的描述:

最早描述“五行”的是《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按:据说,这段话是萁子对周武王说的,这里对五行含义的解释,就成了经典解释,《黄帝内经》里沿袭,除了增加一些比附内容以外,直到现在也是沿袭,没有任何改变

不少人说,“五行”概念是夏启时就有的,在《书·甘誓》中有“有扈氏威侮五行”之语。我认为,从夏启到萁子,时间跨度是1千多年,夏和商是两个不同的部落,他们的观念会一样吗?没有证据,就不能肯定。要不然,周武王为什么还要向萁子求教?

其实,五行有很多含义。可以是一种舞蹈,可以指“仁义礼智信”,后者是孔夫子归纳的。夏启所指的“五行”,安知不是一种礼仪性的舞蹈?什么大师有何根据证明他所指的五行,必然是木火土金水,而不是其它?木火土金水又怎样被具体侮辱的?很难辩解吧?

一些中医大师的思维错误,就在于只抓住一点影子,凭想当然,凭猜测就下肯定的结论,以便证明,这个理论的来源是多么久远。他们的结论从来不需要确切的证据,更不需要一个命题的成立,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必要条件,他们可能连懂也不懂。实际上,久远不代表正确、神圣,只能迎合一部分人盲目崇古的心理而已

《周礼·天官冢宰》: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丸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按:《周礼》里的花样比《洪范》里的花样要多一些,很多内容也被《黄帝内经》沿袭了,但也有不同之处,就是缺长夏一季和甜味。这和五行的比附很不协调,后人就编出了长夏一季来和五行进行完整的比附

《礼记·月令》:

“春,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夏,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溜,祭先心

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冬,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按:《礼记》里所比附的内容更多一些,但是,还是没分出长夏一季,只让土孤零零地占据中央。因为《礼记》把每个季节都又分成孟、仲、季三个亚季,分出长夏,就不伦不类了。好在这个时候,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人那样死教条,非把一年分成五季不可。但所比附的内容,实在也牵强得很,没有任何必然性。就拿五脏来说,和《黄帝内经》里所比附的就完全不同。可见得是任意比附,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也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管子·水地》:

“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五月而成,十月而生。”

按: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和《黄帝内经》完全不同

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和《黄帝内经》完全不同

脾发为鼻,肺发为窍。和《黄帝内经》完全不同。其中也没说心发为什么

《管子·四时》: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

按:这里的方位,只有中央和土联系,其它四方和日月星辰联系,只有四季,没有长夏,各方的气和所生,和《黄帝内经》里所比附的,在五行上相同,在人体各组织器官上则完全不同,《黄帝内经》里的比附,显然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造,比附出了更多、更庞杂而无用的内容

二、《黄帝内经》中的五行:

《黄帝内经》中涉及五行的篇目主要有:《素·金匮真言论》、《素·阴阳应象大论》、《素·脏气法时论》、《素·五运行大论》、《灵·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其中,以《素·阴阳应象大论》和《素·五运行大论》的描述较多。现在,《黄帝内经》印数之多是空前的,所以,其中的文字就不一一引述了,只归纳为几个方面论之

1.和《礼记》比较,五行对应的内脏分别为:

五脏

《礼记》 《素·阴阳应象大论》

五行 木 脾 肝

火 肺 心

土 心 脾

金 肝 肺

水 肾 肾

从比较中看出,五行和五脏的比附,除了水一行相同以外,其余的都不同。这个变化的根据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黄帝内经》中涉及五行的各篇,都没有任何解释,说明《礼记》和《黄帝内经》之间,只有表面符号,即所谓“五行” 符号的传承,在具体内容上,有一部分内容相同,和五脏的比附关系不同,说明并不是一脉相承的。这两本书里的比附,都没有根据,更没有论证它们之间的必然关系

2.和《管子》比较,五脏的所主、所生、所发(或所开窍)不同:

所主 所生 所发 或开窍

《管子》 《内经》 《管子》 《内经》 《管子》 《内经》

脏 脾 酸 甘 隔 肉 鼻 口

肺 咸 辛 骨 皮毛 窍 鼻

肾 辛 咸 脑 骨髓 耳 耳

肝 苦 酸 革 筋 目 目

心 甘 苦 肉 血 舌

《管子》里五脏的排列顺序,与《黄帝内经》不同,但和《礼记》的排列顺序基本相同。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些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被人象做排列游戏一样排来排去,有很大的任意性。所主的味道,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没有参照的实体,不能去尝一尝,谁也说不明白,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生:《管子》里的隔、骨、脑、革被《内经》里的皮毛、骨髓、筋、血代替。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也没有论证。从《管子》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脑是有认识的,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人体结构,有什么功能,没有深入的认识,因而也不被重视。所发或所开窍,《管子》比较老实,没有给心开窍,也有道理,"心本来就有七窍嘛!"窍是什么意思,概念不清。《内经》把心开窍于舌,舌是一窍吗?凑数啊!

3.《黄帝内经》里不同篇目之间的自相矛盾:

《素·金匮真言论》里说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

《素·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

**这两篇文章,都是中医大师心目中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一个说心开窍于耳,一个说心开窍于舌,如此矛盾,作何解释?如何操作?遇到这种情况中医大师的妙诀是,只提一个,不提与之矛盾的,就可以遮掩过去了。**反正真正看《黄帝内经》的人根本不多,文字难懂,因为中医受保护,就是看出了矛盾,一般也都略而不提,以免找麻烦,破坏中医博大精深的形象,甚至从根本上推翻这些荒诞不经的东西。保护的具体内容,就包括这些不能自圆其说的荒唐内容

就一年分为几季来说,《黄帝内经》里不同的篇目也充满了矛盾。春夏秋冬,一年四时,本来各为3个月,和五行比附,就有困难。比较早的文献,《礼记》 和《管子》,只分四季,没有长夏一季。古人还是朴实的。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并被立为官方思想,危害就大了。什么都要比附,不能比附,编造凑数也要比附,这就人为地制造出了“长夏”一季

在《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目里,对“五季”的描述也不尽一致。《素·金匮真言论》里,只是笼统地提到“四时”没有说“五季”;在《素·诊要经终论》 里,把一年分为六个部分,一、二月,人气在肝;三、四月,人气在脾;五、六月,人气在头;七、八月,人气在肺;九、十月,人气在心;十一、十二月,人气在肾

这一篇,脏器对应的时间,和《素·阴阳应象大论》所对应的有明显的不同: 三、四月,人气在脾;七、八月,人气在肺;九、十月,人气在心;和夏天对应心、长夏(七月)对应脾、秋天对应肺明显地不同;多出五六月人气在头。五六月人气在头的根据是,五六月份太阳比较高,头是人体最高的部位,并没有别的深意,说明也是观察的结果,只是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没有实质内容的根据

同一本《黄帝内经》里,出现如此多自相矛盾的内容,说明《黄帝内经》的编纂者李柱国心中无数,没有把握,自己也拿不准哪个说法对,所以才把这些矛盾的内容统统收在书里

四季也好,五季也好,都是很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地域,气候不同,寒冷持续的时间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也不同,季节上也有差异。东北和广东的气候、季节就相差很远,怎么能笼统地分为四、五季呢?如果走向世界,就更麻烦了。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正好相反,又怎么办?

综上所述,“五行”的概念,只是古人对物质世界的粗浅认识和归类,在殷周时期,这样的认识,并没有受到“天人感应”观念的束缚。机械的比附开始于周代,管子及其门徒把“五行”和五脏等做了联系。这种比附和联系,没有被 《黄帝内经》有关篇目的作者采纳,而是根据后来“天人感应”的观念做了修饰。所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界最活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黄帝内经》”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这种各行其是的比附,在《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目里,非常明显。无论哪种比附,都不是以它们之间有必然联系为依据和依据,因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是历史上形成的荒诞,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应于彻底否定

三、五行的机械性:

“五行”学说看似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体系,无所不包,实际上在理论上是机械的、在实践上是经不起检验的

1.首先,宇宙间的事物是多样的,就地壳而言,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0 多种,算上它们的同位素,有几百种。这些元素不是均匀分布的,也无法用五行类比

2.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和对立统一规律并无共同之处。对立统一,是在同一个事物,或一对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形成矛盾的两个方面。比方说水,是由具有金属性质的氢和具有非金属性质的氧化合而成。氢和氧之间,其化合价要达到平衡。否则不稳定。它们可以解离成带负电羟基和带正电的氢离子,这就是水的对立统一。水分子本身,由于电荷是平衡的,所以不带电荷

3.五行的相生相克是古人对事物之间关系的粗浅认识

火不是一种物质,而是很多物质的氧化现象。氧化作用,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木燃烧能生火,有些金,也能生火。钠、钾、只要放在空气里,不需要任何引火物,就能氧化,燃烧。你能说钠、钾不是金属?古人不知道钠、钾,现在的人知道了,难道不算数,一切要以古人的认识为标准?如果这样,科学还需要发展?

水也不一定就能克火。水能灭掉小火,对于大火,需要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才是最有效的。水还可以生火。把水电解成氢、氧,氢气燃烧,就又氧化为水,你能说氢气燃烧的现象不是火?

水也可以克金。我曾亲眼看到,在洪灾的时候,大水把火车车皮冲得歪七八纽,把铁路冲得变了形;在建设跨海大桥时,不是屡有把十几吨重的桥墩冲垮的现象吗?金生出来的水,怎么反倒克起金来了呢?

金一定能克木吗?铅、锡都很软,都是金属,能砍得动木头?如果只取其中的一种,比如铁,然后再把这个情况当作普遍真理,教条化,用这样产生出来的理论指导看病,怎能不荒唐?

4. 五行对认识、治疗疾病没有实用价值

医学的责任是保障人的身体健康。如果得了病,要设法使其恢复健康。对于休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大出血,中医不但没有办法,有的连认识都不认识

要保障人体健康,或恢复健康,就必须对人体的结构、功能、病理情况下的改变有所认识,认识得越深刻、越细致越好。对于致病的因素,也必须有深刻、细致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到合理的办法战胜致病因子,暂时不能的,也要想法采取其它措施,以保证或延长人的生命

比方说瘟疫流行,都是由细菌或病毒等致病因子引起的。这就需要对致病因子的习性有所了解,以便预防、治疗。这就需要研究细菌、病毒等

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机械理论,怎么对付瘟疫?首先,是什么传染病就是一盆面浆,在治疗上只能凭想象,以致于把人治死。张仲景、吴有性(明末清初人) 都惊呼:大面积地死人(有的是灭门,全家死光,有的是十口死九口。),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死于医!五行学说到底有什么价值?

四、对郝万山“五行”讲解的质疑:

郝万山教授在《百家讲坛》专门讲了“五行”,并称是中医的精华,中医立论的基础。在物质世界中,的确存在木、火、土、金、水这些物质。古人对所能接触到的物质、事物的现象进行观察、归纳为五类,是对事物比较原始的、粗浅的认识,这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避免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历史地看待,在认识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但绝对不是万古不变的绝对教条

郝万山对“五行”的讲解,企图回避 “五行”的真实属性,虚构了一个 “气化的五行”系统,让你看不见、摸不着,这样,他爱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怎么有理

不过,“气化的五行”又怎么讲解呢?毕竟存在决定意识,不从现实存在的事物讲,就什么也讲不清,所以,郝教授还是不得不借助于实物来讲解

他说:“古人用木代表向四方展放的气,不是指具体的木材。因为树根向下长,枝条向上长,就借木代表气的展放运动。”

说来说去,还是要借助于实物。但完全用实物说事,越来越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就祭起了“气”这个法宝。这个法宝,起源很早,是近年来才开始风行的

程士德是中医界的老前辈,他所主编的《内经》里,对五行是这样解释的: “五行化生五味,原来是根据实物的滋味概括而来的,如:《尚书·洪范》‘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孔颖达疏:‘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郑注:‘甘味生于百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

所有的解释,都有实物做依据,又都是实物的某个属性,而不是全部属性,这必然导致以偏概全,结论荒谬

木都是酸的吗?很多果实,很甜,为什么不做“甘”?因为“甘”被土占了。土作甘的理由是什么?不是因为土本身,是因为土所长出来的五谷是甜的。其实五谷本身也不是甜的,只有吃进嘴里,淀粉被唾液初步消化为双糖时才是甜的。土所生长出来的东西都是甜的吗?很多蔬菜,苦辣涩的都有,因为比附用不着这些,就略而不提了。五行属性的比附,就是这样荒唐。程士德编书时,大概是受到质疑少的缘故,没说“气化五行”这一概念。郝教授说出来了,算是对“五行” 的发展?要知道,中医的理论,是万古不变的,不同的权威,作不同的解释,让人何适何从?难怪在很多古代中医著作里,都浩叹“庸医不能理解“圣经”的含义,不是病杀人,而是庸医杀人!”这样的切肤之痛,我在很多有名的中医著作里都看到过这样的描述。现在的中医大师们,对这些一概略而不提

阴阳五行,如其说是中医的精华、理论基础,不如说是中医的幌子。在中医队伍里,懂阴阳五行的有几人?郝教授讲到,有一位中医大学的教授,讲金生水,是金属熔化了,就变成了水;水生木,是木需要水的浇灌。一位留学生问:把高温的液态金属浇在木上,岂不要把木烫死?教授语塞。这说明,连中医大学的教授都讲不清五行,能讲清的还有谁?所以,郝教授就来了个“气化五行”,让你看不见,摸不着,这样的东西又怎么应用呢?编造的东西,总是顾此失彼

郝教授说:“大自然有什么,人体就有什么。”就天文而言,有数不清的总星系、星系、白矮星、黑洞,人体有吗?就地球而言,有花岗岩、铁矿、油田、天然气,人体有吗?

郝教授说:“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为的是让他感悟五行。”从而说明五行的博大精深

孙悟空是神话人物,弄到用神话来做证据的程度,这是无形中承认了,中医也是在制造神话!

郝教授说:“古代圣贤所采用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是综合方法,整体方法,这个方法将会对世界医学的研究方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中医学中的很多观点,会为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许多命题。所以,中医学在未来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将会有具大的作用、影响。恐怕这一点,我们当代人,并不一定能完全估计得到。”

这完全是在自我吹嘘、神化、和推委自身的无能!凡是懂得科学的人,都会明白,任何科学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预先布好一个框架,再往里填内容的。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恩格斯语)!只有在研究事实的基础上,取得了足够多的可比较的数据,才有可能有所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是基于他的实验数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基于对当时63种已知元素的研究、比较而得出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基于他对动植物标本的收集和比较;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在对很多DNA的X线衍射照片的基础上提出来,并得到验证的;……科学发现的基本规律是:研究一个题目,所得的结果,往往和预想的不一致,甚至相反,甚至原来根本没有想到。比方说X线、J粒子、NO的生物活性的发现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决不是通过天人感应,阴阳五行逆向推导出来的

医学数不清的课题都摆在那里:爱滋病、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中医对此有何作为?更不用说失血、休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这些很普通常见的病状了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中医受到如此大力的保护、扶持、投入,为什么越来越萎缩?既然对阴阳五行,研究得如此深透,就应该从自我做起,用阴阳五行为指导,拿出你的实际结果来,比什么都说明问题。神化古人,假托于世界和未来,自己是干什么的?难道只是负责制造神话?面对吹了大牛又不能兑现的尴尬,这样的说词,不失为一个“金蝉脱壳”方法。这对于搪塞某些按固定条匡验收的上司,以求得坚强的保护;糊弄一些盲目迷信中医的人,从而苟延残喘,在一段时间里,继续忽悠下去,还是有效的

(第二篇完)

参考文献

1. 杨医亚主编:内经,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

2. 王洪图主编: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5—298

3. 梁运通主编:黄帝内经类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14

4. 同上,

5. 王洪图主编: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3

6. 同上,333

7. 胡绳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317

8. 同上,167

9. 韩永贤:黄帝内经素问探源,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98—99

10.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74

1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3

12.老子,

13.庄子,

14.管子,

15.吕氏春秋,

16.淮南子,

17.王冰:黄帝内经素问,

18.董仲舒:春秋繁露,

19.朱熹:诗集传,

20.苏辙:诗集传,

2009-03-03


海云青飞,生命进化规律破解者

你有关宇宙奥秘,生命进化,人生成功,感情困惑,心理问题,家庭教育等,都可以得到超越时代的指引

海云青飞 作品: - 《悟道进化生物学》 - 《悟道相对论》